“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数学优质课评课稿
评课人 :肇源县第三中学 评课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出课教师:刘树桓
姚恩博
王金玲
本节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 的教学情境, 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两位老师共同走过从 磨课到出课的整个过程,从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 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 式,合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 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形成、性质 归纳、函数应用,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精心设计,两位老师 重点把握准确, 难点得以突破, 通过精彩的情境引入和对核心知识的 充分探究,对教材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整合。
三、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他们的教学过程:
1、进入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体现如何 “导”
两位老师都合理的设计了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预 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例如姚恩博老 师在引入时用的“折报纸 ”的例子,刘树桓老师用的“捐大米”的例子 和 “绳子日取一半 ”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础,让学生亲身经历, 并从倍感诧异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 识的感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体现如何 “学”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相结 合的过程。 刘树桓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中,
详细
分析了底数“a ’的取值,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 分类讨论思想, 而且科学全面的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姚恩博老师在 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中, 让学生动手描点, 在图像形成的 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而且,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习 惯,在总结指数函数性质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共同探究总结,课堂 气氛热烈融洽,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全 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3、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如何
“练”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 有效地课堂练习还能为教 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这节课中, 两位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练习, 巩固知识形成技 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他们在练习设计上,表现为以下两 点:首先,练习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第二,练习设计 具有层次性、 探索性, 并能通过图像直观分析体现数学的看得见的事 实,再给出规律进行代数推理,数形结合思想用得恰到好处。总之, 整个练习设计考察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激发了学生的探 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4、运用有效地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姚恩博老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刘树桓 老师向来具有亲和力,他们在提问时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 适度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 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从而促进教学。
四、亮点分析:第一、两位老师的板书是我们数学人的骄傲,设 计合理、清晰工整、即悦目又实用——相当漂亮;第二、精彩教学情 境设计是本节的另一亮点,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非常有效。第三、 刘树桓老师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恰当应用,姚恩博老师“从 一般到特殊 ”的分析方法的应用,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实的教学基本 功。
总之, 在这节课中, 老师们能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 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让 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最后,诚挚的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课堂, 感谢你们的 辛苦,更加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 让我们更充分的去体验课堂教 学,去思考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通高中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谢谢!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附: 组内点评的若干意见及想法
数学学科组组长王海凡老师: 课前情境引入都比较精彩, 目标合 理明确,重点突出,两位老师的区别 ,恩博老师的列表学生描点做得 很好,特殊到一般,图像自然出来,难点的已突破,水到渠成的就把 性质归纳出来。时间再整合一下,舍掉运算复习开门见山的更好。树 桓老师侧重定义分析,板书图像居中重点突出。
第一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黄晓东老师:树桓老师引入新颖、 过渡自然,注重定义,教态自然亲切;恩博老师实例引入、直观易懂 注重图像,语气委婉。创新之处在于引入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另外,以学生为主体,互动较好。
第二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武波老师: 引例贴近生活, 又能激 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 建议把两个函数图像放在同一坐标系中 比较一下,从列表、描点到图像形成清晰具体,学生参与性强,两位 老师的板书都比较合理美观。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 案)
姚恩博肇源县第三中学
准文案 标用实
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授课教师姚恩博 授课班级高一 8 班
授课日期
2012-10-2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定义,能画出具体
的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 性调和特殊点。
2、过程与方法:了解指数函数的模型和背景,认 数识
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采用构建情境、 探究分析、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等 多种教学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 习
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严谨分析 的题问科学态度和理论际实系联的学方法。 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用数形结合、 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 性质
关键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 课时一课时 教
法
情景设置、启发引导、探究分析、讲练结合
教
复习提问 新课引入
教学情境: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 创设
0.1mm,对折一次厚度为
0.2mm,对折两次厚度 0.4mm⋯ ⋯ .那么预测对折 100 次有多厚?(学 生讨结: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80 )论万亿倍!
学过程
同底数幂的运算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x
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函数 y a (a﹥0,且a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R.
2、 图像和性质 : 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研究方法,首先探究
y 2
x
x
1
和 y
的函数图象,列表、描点、连线,由学生动手实 2
践,自主探究。然后归纳一般结论: (列表得出)
新 知 探
图
a>1
0<a <1
究
象
定义域
性
值 域 过定点
质
单调性
增函数
x
R (0,+∞) (0,1)
减函数
) ,
例 题
例1:指数函数 f x 求 f 0 , f 1, f 3
a (a﹥0,且 a≠1)的图象经过点 (3,
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分
析
(1) 1.7 , 1.7
1 2
(2) 0.9 , 0.9
0.3 3.1
(3) 1.7 , 0.9
2.5 3
方法总结: 1.借助图像,数形结合。 2.借助“1”来比较。
巩固习题 教材 58 页第 1、2、3 题 布置作业 练习册课时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要求能够
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习题中相关问题。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板书设计
一、定义
x
二、特殊探究 y 2
课 题
四、例题分析
三、一般总结
x
y
1 2
1、在 磨课时情境设置用的是平均增长率和半衰期
反
问 题反馈效 果不 好, 本节 引用 报纸 对折为引 例 达到预期效果。
2、在磨课时内容量设置偏多,学 生掌握情况不好,
思
有些迁移内容拿到下节讲解。
3、学 生底子薄,运 算能力差,下 一步应勤抓基础,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