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思考

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思考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思考

作者:邓品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6期

摘要:一般意义上讲,环保产业(或环境保护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人民环境需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的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每个领域都要有龙头骨干企业,以这些企业为主体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措施 1、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本成就

我国环保产业是典型的驱动型产业,受影响显著,作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国家对环保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到2015年,节能环保总产值达到4.5亿元。近两年,环保出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涵盖范围广泛,集中在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产业化及环境管理综合化等方面。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保工作力度持续加压,各级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近年来我国环保行业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

2、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外部驱动因素可以从社会经济、角色和市场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公众对环境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众环保意识等因素驱动;制定的环保目标、环境标准、环境和环境法规等,是创造环保产业需求、形成环保产业市场的直接动力;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价格机制、环保投融资等因素构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动力。同时,制定鼓励和激励企业进入环保产业的,可以激发形成相对充足的环境产品和服务供给。内部驱动因素是指产业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环保产业自身的发展基础、结构与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企业家素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各驱动要素与环保产业市场化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发展,共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进程。 3、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措施 3.1加强执法力度,健全环境保护机制

应该健全监管,加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监督、督查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加大国家对地方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对突出的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对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境污染问题地方要对本辖区的环境问题负责,进一步落实组织整治环境问题,严厉查处污染环境的单位,各单位及其法人应该承担起污染环境的责任,谁污染,谁治理。污染环境的单位应该负起污染治理和恢复环境的责任。进一步强化环境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管理,控制其排污量,设置严格的排放制度,控制住污染源头,严格实行污染排放许可、总量排放,并设置严格的评价制度。

3.2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加大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各级应该将环境治理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污染治理、增加环保试点和检查管理工作的资金的支出比例,在实施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经费的正常支出。其次应该加强引导社会上的资金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多渠道引入资金,完善企业、社会、个人和多元的资金融入机制,确保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均衡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积极参与设施的投入,制造有力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3.3统筹绿色、循环、低碳三大主题

小康社会进程中,环境问题是短板,也是破窗。短板补不齐,再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枉然;破窗补不上,再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打折扣。如何补齐环境短板,让环境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环保产业是突破。一方面,只有有所为,切实承担起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才能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企业所不及。另一方面,只有有所不为,让市场办环保,才能彻底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对环保资源的配置作用,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 3.4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一方面,产品的环保化程度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环保的需求,也反映出市场对环保需求的回应,当人民群众逐渐将是否环保纳入到消费的目标函数,绿色成为除价格外以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时,就是从需求方面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之日。另一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程度也是检验环保供给是否充足的重要标准,只有环保产业繁荣了,形成消费乘数,才能彻底解决环保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力问题。需要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驱动力,增强发展动力、成长活力、持续能力,充分发挥环保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各自作用,集合企业、科研单位优势,突破科研、生产的瓶颈,大力培育环境科技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总而言之,新世纪以来,我国环保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虽然产业发展中仍有诸多伴生问题和隐患,但总体来看成绩不容小觑,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随着新《环境保》、“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环境管制标准和规划的出台,国家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徐成彬.美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J].中国能源,2015,01:37-42. [2],宋忠奎,陈小寰,王健夫,赵吉诗.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5,08:75-80.

[3]金亚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J].节能与环保,2014,01:60-63. [4]张坚.战略新兴视角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