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秋狝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当时,国内并不十分安定,云南省有吴三桂叛乱,西北有准噶尔部的活动,国外还有沙俄的侵扰。而当时清军斗志衰退,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清军贪生怕死,1人负伤,几十人护送,甚至有人自残身体以求自保。康熙看到昔日英勇善战的八旗将士,如今弓马废驰,军无斗志,如此下去,大清江山难保。他总结教训,认为只有加强武备,恢复的战斗力,才是立国之本。因此,在平定“三藩之乱”的当年就设立木兰围场,做为既能巩固后方,又可加强武备的一项重要策略。清代皇帝通过秋狝锻炼八旗劲旅,提高了的战斗力;用随围射猎,奖功罚过等手段团结、、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举行了多伦诺尔的“七溪会盟”,接见万里归来的渥巴锡;进行了乌兰布通之战,击溃了噶尔丹的叛乱,粉碎了其中国的阴谋。康熙曾在“七溪会盟”取得成功时对大臣们说:“昔日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巩固。”木兰秋狝达到了“肄武绥藩”,巩固民族团结的目的,为“康乾盛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绥藩”是清朝为团结少数民族,抵御沙俄的侵扰及活动的一项战略方针。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统一战线。
清帝在140多年的“木兰秋狝”中曾用随围射猎,奖功罚过等手段团结、、青海、蒙古等王公大臣,并举行了多伦诺尔的“七溪会阅”,接见万里归来的渥巴锡。进行了乌兰布通之战,击溃了噶尔丹的叛乱,粉碎了其中国的阴谋。可以说,康熙、乾隆等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筑起了“团结统一”的长城。康熙曾在“七溪会阅”取得成功时对大臣们说:“昔日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巩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