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20xx年春节即将来临,孩子们盼望的寒假生活即将开始。在此感谢各位家长本学期对翔安教育工作的支持!
寒假是孩子们走出校门、观察社会,关心家庭、学会生活,锻炼本领、增强素质的大好时机。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健康、祥和”的假期,根据有关“双减”及疫情防控要求,翔安区教育局温馨提醒:
具体如下
一、不参与违规学科类培训
根据国家规定,所有面向中小学生学科类(面向中高考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因此,建议各位家长朋友们不参与、不组织、不支持违规培训,包括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及以各类冬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培训。
二、谨慎参加非学科培训
如您的孩子确需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在此,我们给家长朋友“五个不要”:
不要让孩子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加学科类培训。许多培训机构打着“托管、思维、艺术、成长中心”的旗号,实际从事实实在在的学科类培训。这些机构未经正式审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缺乏有效监管,疫情防控、安全环境、教师资质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难以有效维权,最后搞得学习没进步,钱又白花掉。
不要选择未纳入预收费资金监管的培训机构,切勿以现金、微信、络转账等方式将培训费缴入机构非资金监管账户或个人名下。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均已录入教育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并已开设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家长可通过APP缴费、购买课程和消课,缴费务必缴到机构与银行签订的专用监管账户上,可以有效规避退费隐患。
不要和培训机构“博感情”,不签合同。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应使用和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本)》(20xx年修订版),同时开具正式发票,明确规定退费等条款,切勿听信虚假广告宣传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提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
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培训费,谨防机构以“多买多送”“打折促销”等手段进行大额预收费。目前已经发现有些机构利用寒假诱导家长一次性缴费,然后没开课就“跑路”的现象,请家长切勿上当。
不要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将孩子送到培训机构。目前新冠病毒仍具传播快、传染广等特点,一人得病,全家受苦,同时也会对孩子后续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请家长不要因为自己工作忙,无人照顾而把孩子“丢”在校外机构。
三、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那么寒假期间,家长朋友们到底可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建议您做好“三个关注”。
1.关注自主发展。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您能够尊重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建议您在放假伊始,在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寒假安排,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寒假计划,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发展的能力。
2.关注亲子陪伴。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您能给予孩子爱的陪伴,不要用报班补习代替亲子时间。建议您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聊生活,聊成长,聊兴趣爱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用善于发现的眼光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3.关注身心健康。假期是孩子发展兴趣、了解社会的关键时期。希望您把孩子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不要用学科学习代替假期活动。应该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传承文化、孝亲敬老、劳动实践,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和健康人格。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公约”,控制时长,健康上。
家长朋友们,教育在于日积月累、成才在于点滴进步,没有捷径、没有弯道,孩子的成长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乐观的,优秀的品格,强健的体魄。
《家庭教育促进法》已全面实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理性客观选择参加校外培训,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寒假的学习、生活和锻炼。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努力!
四、发现违规及时举报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各位家长不要在寒假期间送孩子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若群众有发现违规培训问题线索,请拨打举报电话反映或发送邮箱(最好有视频或图片)。
最后,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团圆、新春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