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季》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四季》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健全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身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有关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习方式:

  活动体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读研讨:

  自读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

  (一)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明确:

  1、这篇散文也是利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身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2、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身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挖荠菜》。《挖荠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明确:

  1、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身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身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身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身这块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