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可以通过协议分割,但如果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应包括协议各方的基本情况、分割原因和理由、财产现状、分割原则和方式、交付条件、价格补偿和债务承担等内容。
法律分析
夫妻双方如果协议离婚可以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如果诉讼离婚,通常情况下只是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与子女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不抚养孩子一方是需要承担孩子抚养费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
协议,是指财产共有人经协商一致,对其共有的财产达成分割意见的书面协议。分割是共有人分配共有财产的行为,常见的财产分割有: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分割共同继承或授予的财产等。财产分割协议书应具备以下内容:
1、协议各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住所地等;
2、协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的原因和分割理由;
3、被分割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
4、分割财产的原则、方式、方法、标准;
5、各协议人分得之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
6、分割后财产的交付和转移条件;
7、价格补偿和债务承担问题;
8、违约责任;
9、其他事宜,例如涉及第三人的问题等。
结语
夫妻离婚时,可以通过协议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若通过诉讼离婚,通常只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与子女无关。然而,不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可由双方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财产具体情况,考虑照顾子女、保护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进行判决。对于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受法律保护。财产分割协议是共有人就共有财产达成分割意见的书面协议。协议应包括各方的基本情况、分割原因和理由、财产现状、分割原则、交付条件、价格补偿、违约责任等内容,还可能涉及第三方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离婚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收养第一节收养关系的成立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收养第一节收养关系的成立第一千零九十四条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
(一)孤儿的监护人;
(二)儿童福利机构;
(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