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市场经营主体
强化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管理
积极创建“三文明市场”和诚信经营者
--迁安市工商局创建文明市场、诚信经营者工作汇报
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我局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强化部门协作,积极筹划开展“文明诚信市场”、“文明集市”和“文明诚信经营者”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提高市场经营主体和进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一、调查摸底,统筹谋划
我市现有各类集贸市场43个,其中我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投资兴建并直接管理的市场19个,乡、镇、村、个人主办的市场24个(由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代管的市场18个,6个市场由乡、镇、村、个人直接管理)。其中具备一星级条件的4个,具备二星级条件的4个,占市场总数的18%,距100%参与、60%挂牌率还有很大差距。我局以创建“文明诚信市场”作为市场监管的工作重点,积极加强商品交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市场硬件档次和市场诚信经营整体
水平,融合辖区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等多项工作的内在要求,统筹谋划,确定了一镇(乡)两示范(即一个镇(乡)确定一个专业市场、一个综合市场,作为示范市场)的分级分类开展创建工作的思路,制定了具体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任务、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形成全市创建工作新局面,争取年底前有所突破。
二、积极宣传,努力取得政府支持
为确保创建成效,我们大力宣传市场开办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宣传市场经营主体不确立存在的弊端和潜在的危险,宣传确立主体能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局向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集贸市场登记注册及实施分类监管工作,并向市政府呈报了《关于对我市集贸市场登记注册及实施分类监管工作的意见》,得到政府的重视,此意见正在等待批复。
三、逐步规范,积极推进集贸市场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工作
在向市政府汇报的同时,我局不等不靠,实行两条腿走路,加强与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乡镇、村、个人所办市场开办者的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主动上门登记,截至目前已经注册登记集贸市场1个(郎庄集贸市场)、专业市场1个(万嘉建材市场),正在办理注册登记的4个(迁安
市滨河村滨东集贸市场、迁安市XX、迁安市XX、迁安市XX),为推进市场监管到位和工商总局推出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的各项数据的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强化监管,确保全市集贸市场秩序良好和消费安全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与当地政府的“全国卫生城”和“全国园林城”复审验收工作相结合,借助政府之力,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领导,责任到人。为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和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文明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和创建工作,我局成立了局长赵志民为组长、副局长李红军、王为副组长,市场维权科、注册登记科科长、各分局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维权科,各分局组建了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队,对本辖区的集贸市场按照网格责任落实分工,并交叉进行督导检查。二是严格按照“集贸市场规范化标准”以及《市局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对辖区创建工作狠抓落实。认真细致安排落实每项创建工作,从市场经营户持(亮)照率,以及店内卫生、商品摆放、商品质量、台帐建立与填写、“三白”“两防”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走一户清一户,不走过场,死盯死守。同时,与经营者签订了《诚信经营责任状》,督促、指导市场开办单位落实和规范各项制度,实现文明规范经营,使集贸市场各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使
辖区内市场步入秩序井然、环境洁净、安全舒畅的良性循环之中。三是加强日常巡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按照网格化和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重点加大了对B级经营户、C级经营户的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巡查内容以六查六看为主。依据日常巡查工作,和对经营户的信用行为进行记录,建立书式和电子信用档案,使“经济户口”具体化。与此同时,我们对市场内的哄抬物价、强买强卖、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各类违章违法行为及时进行依法查处,截至目前,共查处市场内各类违章违法案件86起、罚没款
9.5万元,取缔无照经营73户,有力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市场巡查、市场预警、商品购销台帐、经营者承诺、经营者诚信经营目标责任书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监管水平,增强了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的信用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今后,我们要按照上级有关创建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探索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措施,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把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文明集市、文明诚信经营者活动推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