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人口计生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
尊敬的____: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___近几年在综合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建立以“绩效管理”为主体的综合决策机制,使“四到位”落到实处
___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认识、责任、投入、人员”四个到位。一是___每年多次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听取汇报,召开专题会议,出谋划策,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动综合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严格兑现奖惩;三是优先把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四是想方设法增加编制和配备人员,通过公开招录财政档案工资人员、采用定岗不定人、__两级双向管理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计生干部相对稳定;并通过轮岗交流、调训等方法,建立起了“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了计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建立以“达标”为主导的优质服务机制,使创建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站建设要求,对___服务1
站进行扩建、新建,并新建消毒供应室。对__个村级计生服务室统一标识、统一规格,重新挂牌;二是通过__公开招录,新增技术人员__名,对___服务站实行集团化管理,__服务站技术人员、医疗设备、流动服务车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方法,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管理目标;三是在___的指导下,增设“技能操作培训基地”、“vip室”,拓展了刮痧、拔罐等服务项目;四是分别邀请___乳腺病专家__教授及___计生科研所的专家来开展乳腺病专科检查和“两癌”普查项目,共有__名育龄群众接受了检查;五是通过设立孕前优生咨询门诊,在___设立叶酸片和计生宣传材料发放点,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六是实施周点评月考核制度,有效的规范了技术服务。育龄群众接受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率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均达__%以上,群众满意率达__%以上。
三、建立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创建活动为主导的宣传机制,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是将__“新型生育文化园”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__设立永久性计划生育宣传广告牌;建立完善__“计划生育一条街”宣传版面20块,实现了__有计划生育“一条街”、__有“一面墙”;二是利用人口学校、会员之家、计生服务站、留守儿童绿色网吧、远程教育及广播电视媒体等宣传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集体婚礼、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三是编印发放贴近群众、实用性强的计生知识手提袋、围裙、扑克牌、挂历、口杯、纸杯等宣传品和宣传材料,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__%以上;四是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举办人口
计生知识讲座、课间广播等形式,广泛开展“人口计生知识进校园”和“早期教育”活动;五是建立以计生专干为骨干、民间艺人和协会会员为成员的婚育新风演出小分队,把身边典型的人和事编排成小品、快板等,深入村队、社区、田间地头、建筑工地等进行演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达__%以上。
四、建立以“信息共享”为主导的人口基础数据综合管理机制,人口信息系统的社会功效逐步显现
一是与__等单位建立信息通报制,定期对人口信息进行核对;二是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和“人口计生阳光统计”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地毯式”入户核查、每月进行信息变更和数据比对分析,使信息采集准确率在__%以上,变更及时率在__%以上;三是充分利用pis系统,开展孕期保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等宣传指导和随访服务,为___“六普”统计、“普九”、“换届选举”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参考和信息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联合___等单位,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清查、补采补录,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人性化关怀,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了“一盘棋”工作格局。___流动人口服务信息平台应用率达__%。
五、建立以“特色奖励”为主导的利益导向机制,使阳光计生普惠广大计生家庭
一是每年积极兑现无业居民、下岗职工、流动人口计生家庭保健费;二是为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合人员每人
每年减免30元费用;三是对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保每人每年补助50元,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农村“领证”家庭每人每年补助30元;对年满60岁领证人员领取养老金时每月增加10元;四是2014年起对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领证”家庭与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保给予同等补助;五是各乡镇场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了晚婚晚育奖、长效节育奖等,各兼职成员单位也充分发挥职能,制定了有利于计生家庭和“领证”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
近年来,___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出了一条适合___发展的路子,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力求在职能转变和机制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为___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创建良好的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