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支付标准是多少?
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支付标准不是固定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二、离婚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三、离婚时精神损害赔偿纠纷的和解协议满足哪些条件才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离婚时精神损害赔偿纠纷的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精神损害赔偿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五、离婚后不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强制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1、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3、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4、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5、属于执行法院管辖。
事实上,夫妻离婚不代表一定会产生精神损害赔偿金,如果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均没有任何过错性的,离婚时彼此间都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在婚内有家暴、出轨、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要以人民法院的判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