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生物课标1卷

2016生物课标1卷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Ⅰ)
理综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

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39)



29.(10)

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γ表示ATP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

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 (α”β”γ”)

位上。

(2)若用带有32P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

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 (α”β”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30.(8)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

,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

时间(T),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

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子是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CO2

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

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

结论是

31.(9)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

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

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

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32.(12)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

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

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证明同学

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选考题:15分。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

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制作无菌平板;

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

(2)步骤,实验组的操作是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

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现象。若将30(36-6)/

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 (正确不正确)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Ⅰ酶切后,与用

BamHⅠ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

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

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

: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答出两点即可),

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

含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

;并且 的细胞也是不能

区分的,其原因是 。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

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 的固体培养

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

1.B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核中含有DNARNA,B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过程

中有ATP的合成,D错误。

知识归纳 带字的生物除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一般都为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

);字的生物除了蓝藻外,一般都为真核生物。

2.C由题意知,离子泵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B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影响有氧呼吸

产生ATP,从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蛋白质变性剂可使离子泵变性失活,

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

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

200~300 ,所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其对大脑的影响最为严重。

3.C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缓冲液可维持溶液的pH,所以缓冲液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加入,

反应时间的测定则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后开始,据此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

审题方法 对比4 个选项的步骤,结合缓冲液加入时间和开始计时时间,即可轻松作答。

4.B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ATP,A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

细胞外液,神经递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



成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K+外流和排钠吸钾(

钾泵)过程,其中后者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

易错警示 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Na+内流(顺浓度梯度)有关;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

(顺浓度梯度)有关;神经细胞为了维持膜外钠离子浓度高和膜内钾离子浓度高的浓度差,

要依靠钠钾泵进行排钠吸钾过程(逆浓度梯度)

5.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态系统

重新利用,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B错误。

审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找到题眼,如根据本题的能量可反复利用即可采用直选法解题。


6.D 理论上,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p,则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均为p2, A

错误;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q,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q,男性和女性中正常

的概率均为(1-q)2,患病概率均为1-(1-q)2=2q-q2,B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频率为n,则男性(X-Y)中的发病率为n,D正确;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m,

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m,女性中正常的概率为(1-m)2,患病概率为1-(1-m)2=2m-m2,C错误。

思路梳理 本题的解题可以采用倒叙法,即假设遗传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某值,然后按各选

项要求计算遗传病的发病率,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29.答案(1)γ(2)α(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

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

个带有标记

解析(1)由题意知,该酶可催化ATP水解产生ADP,此过程中断裂的应是远离A”的那个高

能磷酸键,从而使ATPγ位上的磷酸基团脱离,此磷酸基团可在该酶的作用下转移到DNA

末端上。(2)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应对应于dATPα位上的磷酸基团,若用dATP作为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dATP需脱去β位和γ位上的磷酸基团形成脱氧核苷酸,所以参与DNA



分子组成的脱氧核苷酸中只有α位上的磷酸基团。(3)1个噬菌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

DNA分子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亲代

DNA分子的两条链在复制中保留下来,且分别进入不同的DNA分子中,所以理论上不管增殖

多少代,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

解后反思 生物学科重视实验研究,因此以生物实验为背景进行知识和能力考查是高考中的

常见题型,因此利用已知的高中生物知识正确理解和分析题干所给新信息,是审题和解题的关

,例如本题(1)中可利用ATP 水解的实质理解所给酶的作用位点,便可轻松解题。

30.答案(1)光照强度(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解析(1)在光饱和点(b)之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子是光照强度。(2)光饱和点

之后,光合作用的因子是温度、CO2浓度等。(3)对比甲组、乙组曲线可知,在低光照下培

养后乙组植物的光合能力比甲组的低,但其子代在甲组的条件下培养,光合能力与甲组相同,

说明低光照培养未能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

,而不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

方法技巧 光合作用曲线中因子的判断方法:光合作用的因子主要有光照强度、温

度和CO2浓度等,光合作用曲线在达到稳定之前的因子是横坐标所示的环境因子;在达到

稳定之后因子是除横坐标之外的其他因子;在分析时还需要注意题干中所给的条件

或要求。

31.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1)由题意知,感染病毒甲后,动物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

患肿瘤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甲疫苗的实质是处理后的

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相应疾病的作用。(3)胞吞和胞吐

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均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均形成囊泡,且均需要消耗能量。

知识拓展 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区别:免疫预防需注射疫苗(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和记忆细胞,使机体具有长期预防相应病原体的能力;免疫治疗往往注射血清(含有抗体),使机

体快速增强针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能力,但是不能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对该病原体不具有免

疫预防作用。

32.答案(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1)假设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灰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灰

体和黄体,由此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子代雌雄个体中灰体和黄体的比例均为11,

基因在常染色体(如亲本基因型为Aa×aa)X染色体上(如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均可

出现此比例,所以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用基因a表示)

隐性性状,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灰体)XaXa(黄体)XAY(

)XaY(黄体)。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往往与性别相关联,所以若要证明该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所选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能表现出性别差异。分析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可得



出两组杂交组合能证明同学乙的结论:①♀黄体(XaXa)×♂灰体(XAY)→XAXa(灰体)

XaY(黄体),子代中所有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②♀灰体(XAXa)×♂灰体

(XAY)→XAXA(灰体)XAXa(灰体)XAY(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

现为灰体,雄性中灰体与黄体各半。

规律总结 遗传实验解题的关键思路:假设某种情况写出亲本基因型分析子代表现型

与其他假设比较找差异…………”形式写结论。

39.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解析(1)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为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提供氮源;制备固体培养基需

加入琼脂。(2)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所以需在教室

不同高度的位置分别用平板收集微生物即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该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不应

出现菌落,若空白对照组出现了菌落,则说明此次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实验组的污染情况

不能确定,故不能用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菌落数的差值作为实验结果,而应重新进行实验。

40.答案(1)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

(2)二者均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不生长含有质粒载体 含有插入

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或答含有重组质粒)二者均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

上均能生长四环素 (3)受体细胞

解析(1)质粒作为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含有一至多个

酶切割位点等。(2)由题意可知,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中均不含有氨苄

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质粒载体上含有氨苄青霉

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中仅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以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胞均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但前者可以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后者不能,所以可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

筛选出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单菌落。(3)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增殖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于受体细胞。

知识归纳 标记基因要点总结:①一般将一些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②标记基因的主要作用

是鉴定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③标记基因表达产物对什么物质有抗性,在筛选培养

时则在培养基中加入什么物质;④标记基因若被插入了外源DNA 片段,则该标记基因会被破

坏。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