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2年华南师心理学试题
1999年
1999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征 | 条件反射启动效应感受性 | 深度知觉 | 表象智力商数 | 表 |
气质 |
二、简答(30分)
知觉恒常性
遗忘曲线
格式塔学派
内隐记忆
定势
认知结构
三、论述题
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5分)试分析比较性格向性说和特质论(16分)
1999年《西方心理学史》
一.名词解释(30分)
原型行为环境自我实现二、简答题( 40 分)
认知地图双重心理学认知不协调
1、什么是心理投射
2、什么是心理紧张系统
3、什么是“第三势力”心理学
4、什么是信息加工的心理学观点
5、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三、论述题(30分)
1、如何理解格式塔的意义和作用
2、如何理解潜意识理论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1999年《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实验设计麦考勒效应无关变量提示法问题行为图对偶配
对组法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再测信度内容效度项目区分度
二、图形解释(10分)
由于没有扫描仪,以后再作补充 图二(略)
三、计算题(10分)
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一项“问题解决”的实验,以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
(秒)为成绩。他们解决某一问题的成绩如下,问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着
显著差异
甲组 1715 16 18 14 13 14 12
乙组 16 18 19 16 22 19 18 16 13
(t.05=2.131, t .01=2.947)
四、简答题(30分)
心理测量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反应时间在当前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作用情绪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五、实验方案设计
题目《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模式的比较研究》2000年
2000年《心理学史》
一、名词解释(20分)
联想主义心理学
操作条件反射
生活风格
发生认识论
现象学
二、简答题(40分)
1、分析心理学史学上的时代精神说与人格说2、简述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主张
3、简述社会历史发展渐成说
4、简述社会历史学派的基本思想
三、论述题(40分)
述评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试析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2000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感应性深度知觉言语动机信息编码定势智商表象心境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5分)
知觉恒常性
启动效应
感受性
人工概念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气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三、分析论述题
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
试分析讨论有关能力结构的几个主要理论假说(15分)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分) 2000年《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阈限操作定义
效标关联效度
项目区分度
期望误差
准实验设计
对偶比较法
问题行为图
复本效度
潘弄范围
建构效度
二、解释图形的意义
由于没有扫描仪,以后再作补充 图一(略)
三、计算题
在一项记忆研究中,混合排列名词和动词各10个,随机抽取某年纪学生8人,每人学习相同的遍数后,让他们尽可能地写出所能回忆的词,答对一个词得一分,结果如下。试检验名词和动词的记忆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哪一种词更容易记忆?
学生 | 名词 | 动词 | X | X— | 1 |
1 | 25 | 20 | 5 | 2 | |
2 | 16 | 12 | 4 | 0 | 0 |
3 | 22 | 23 | -1 | -5 | 25 |
4 | 32 | 28 | 4 | 0 | 0 |
5 | 18 | 14 | 5 | 1 | 1 |
6 | 37 | 26 | 11 | 7 | 49 |
7 | 33 | 27 | 6 | 2 | 4 |
8 | 24 | 26 | -2 | -6 | 36 |
32 | 0 | 116 |
四、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简述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异同
2、在情绪实验中,常用的因变量指标有哪些3、个性测验的问卷法与投射法有何异同
4、心理测验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五实验设计(18分)
《中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特点的研究》
2001年
华南师大2001研究生考试普心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8分)
1.动力定型2.消退抑制3.成就动机4.感受野5.主观轮廓6.结构级差7.系列位置效应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1)詹姆斯;(2)冯特;(3)艾宾豪斯;(4)铁钦纳
2.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受到暂时的抑制叫――― (1)延缓抑制;(2)消退抑制;(3)内抑制;(4)外抑制 3.人类心理的产生是由于―――
(1)劳动;(2)语言的出现;(3)人脑的发展;(4)文字的产生 4.人对于电视机的需要属于―――
(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自然需要;(4)社会文化需要
5.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 (1)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2)选择发生的阶段;(3)信息的过滤或衰减
6.在颜色纺锤体上,代表饱和度的是―――
(1)纺锤体的垂直轴;(2)纺锤体的圆周;(3)纺锤体从圆周到中心的距离
7.在人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1)双眼视轴的辐合;(2)水晶体屈度的变化;(3)双眼视差 8.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
(1)动景运动;(2)诱发运动;(3)自主运动;(4)运动后效 9.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1)效度;(2)区分度;(3)信度;(4)难度
10.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8分,共32分)
1.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2.简述鲁利亚的大脑功能的机能系统理论。3.简述影响形象知觉的因素。
4.试说明人在识记时的信息编码方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2.试论述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2002年
2002年《认知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整体优先性假设原型字词优势效应材料驱动加工错觉性结
合组块
启动效应典型性效应心理旋转手段-目的分析二、简答
1、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包含哪些内容?2、简述记忆加工水平说的主要内容
3、双重编码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
三、论述
1、试评述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知觉假设考验说和刺激物说
2、试评述短时记忆提取的系列扫描、平行扫描、直通模型和双重模型
3、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2002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0分)
幂定律视觉感受野概念驱动加工知觉恒常性图形识别无
意识 程序性知识人格自我认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功能有何重要作用?
2、简要评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的内容
3、简要叙述说明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的SPI理论的主要观点(S指串行、P指并行I)。
4、简述拉扎勒斯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任选两题)
1、什么是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与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3、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对人格起什么作用?
2002年《研究方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概念(40分)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期望误差 | 习惯误差 | 疲劳误差顺序误 |
差操作定义
二、什么是指导语?制定它有何要求?(10分)
三、何谓额外变量?举例说明5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20分)四、为什么信号检测法可以研究再认,有何优点?(20分)
五、皮肤电为什么可以作为研究情绪的指标(10分) 问题行为图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