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二级医疗机构骨科医院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日期:年 月曰
评价指标 | 评价要点 | 评价方法 | 分值 | 评分 | |
一、科室管理(50分) | 50 | | |||
1、严格执行医疗 卫生管理法律、法 规和规章。 |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为 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 票定 | | |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己注册。 |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 质控考评为零分。 | | |||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 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 | |||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 评为零分。 | | |||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耍求的酌情扣分。 | | |||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 | |||
7、在一切医疗行为屮无收受红包。 |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 | |||
&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 | |||
2、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岗位 职责。 |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 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 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二级医师查房 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 让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 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 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 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淘度,手术分级制度,术询讨论制度,处方管理 www.tao卫牛爭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 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 院感染管理办法》。 | 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 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条扣1 分。 豆网 | 8 o | m | |
3、医务人员严格 遵守医疗卫生管 理法律、法规、规 章、诊疗护理规范 和常规。 |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屮能遵循与其 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 疗卫牛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 规范和常规的,酌情扣分。 | 7 | | |
4、制定本科室突 发爭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 件)及医疗救援任 务。 |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 助预案。 |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 6 | | |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 4 | | ||
5、建立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梯队建 设制度、继续教育 制度并组织实施。 |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 和实施措施。 |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的酌情扣分。 | 3 | | |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 和实施目标。 |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 酌情扣分。 | 4 | | ||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 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
| 清4 | | ||
6、科主任/学科带 头人的专业技术 水平领先。 |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区级以上(含 区级)继续教育项□或科研的能力。 |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 5 | | |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区级以上(含 区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 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 5 | |
三、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200分) | 200 | | ||
1、由具备执业资 质的医师、护士, 按照制度、程序与 病情评估结果为 患者提供规范的 服务。 | 1、病区执行二级医师负责制度。 | 未执行二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 | 10 | |
2、普通患者入院后出为班医师和护士接诊, 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 在2小时内执行。 | 未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酌情扣分。 | 10 | | |
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 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 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 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的视其情况酌情 扣分。 | 10 | | |
2、由上级医师负 责评价与核准住 院诊疗(药物、手 术、康复)计划/ 方案的适宜性,并 记入病历。 |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牛评佔结 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 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 | 20 | |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 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吋记录病人 病情变化,及吋调整治疗方案。 | 未成立抢救小组的不得分。未随吋对病情 变化进行记录的酌情扣分。 | 10 | | |
3、在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 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治方案,并加以实施。 | 科室未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不得分。 | 20 | | |
4、急诊手术必须请示主治以上医师,查看病 人确定治疗方案,方能执彳丁。 | 未按规定执行的不得分。 | 10 | | |
3、应用临床实践 指南和临床路径 指导临床诊疗工 作;应用临床路径 使诊疗流程标准 化。 | 1、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 效杲,确定病人下•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 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 | 无诊疗路径的不得分,诊疗次序混乱的不 得分。 | 10 | |
2、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 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1)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 班医师与为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 记录。危垂病人及为日于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 2)房,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杳房,72小时内 应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杳房:住院医师 杳房制度:入院2小时内应有住院医师查 淘交班。 www.tao 称医师主持。 4) 5)T-术分级制度:病房严格执行各级医师于 术分级制度管理。 6)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 钟内到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 会诊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7)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 转岀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 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 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8)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 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 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 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 死亡病例讨论,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 | 未能落实相应核心制度的,视其情况发现 一条未执行这该项不得分,对核心制度落 实不到位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豆网 | 30 o | m | |
4、严格执行《病 历书写基本规 范》。 | 1、严格执行病历的吋效性。应及时■完成病历 主持。 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吋内完成抢救记录, 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 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 |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记录的,视其情 下载高 节轻重酌情扣分。
| 20 | |
| 有病程记录。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 结。 | | | |
2、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 过程及病情变化。严禁岀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 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严禁伪造病历。 | 一旦出现伪造病历,提前书写病历,电子病 历复制的均不得分。 | 20 | | |
3、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 历,不泄密。 | 出现泄密或相关病历资料遗失的视其情节轻 重酌情扣分。 | 10 | | |
5、加强医患沟通, 维护患者权益。 | 1、应出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垂缓 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 有记录。 | 无相关记录者不得分。 | 10 | |
2、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 并签知情同意书。 |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 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 10 | | |
五、患者服务与 | 恃续改进(50分) | 50 | | |
: 及性与连贯性。 | 1、应尽力保证本专业患者从急诊、门诊到住 院、出院及健康教育和随访具连贯性。 | 服务流程秩序混乱不得分。 | 3 | |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 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 |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 3 | | |
3、患者对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具有知 情权。 |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 4 | | |
2、维护患者的合 法权益。 | 1、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病情、诊疗(于术) 方案、风险与益处、费用和临床试验等真实情 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及家属在知情的情况 下有选择的权利。 | 不尊重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知情权,违背患 者或法定代理入意愿或选择,不得分。 | 5 | |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 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 应签书面"知情同意”。 |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 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 7 | | |
3、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垂民族习惯、宗教 信仰。 |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 3 | | |
3、患者投诉与纠 纷处理。 | 1、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 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 科室未建立投诉渠道,无相应记录及整改 意见不得分,记录或整改意见不完善酌情 | 5 | |
4、患者及其家属 教育与沟通。 | | docs.c | o | m |
5、就诊环境管理。 |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 的就医环境。 | 环境脏乱,遭到患者投诉者不得分。 | 2 | |
2、保护患者的隐私。 | 泄露患者隐私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 2 | | |
6、患者评估。 | 1、科室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管理。 | 无患者病情评估不得分。 | 3 | |
2、患者评估的结果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记录, 用丁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 住院病历中无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善酌 情扣分。 | 3 | | |
3、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评价,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 填写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存科室,一份 交医务科。 | 4 | | |
六、患者安全目 | 示与持续改进(50分) | 50 | | |
; 制度,准确识别患 者的身份。 |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 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 法确认患者身份。 | 未执行杳对制度不得分,不足3种识别方 法者酌情扣分。 | 2 | |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 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得分。 | 3 | | |
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 病人的有效手段。 | 患者无腕带识别标示不得分。 | 2 | | |
2、严格防止手术 患者、手术部位及 术式发生错误。 |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Z吋,表明该手 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C经全部完成。 | 术血准备工作部充分酌情扣分。 | 3 | |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 无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的不得分。 | 3 | | |
3、严格执行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度的手术安全 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 | 无相关手术安全检查与手术风险评佔的 制度与工作流程不得分。 | 3 | | |
3、提高用药安全。 | 1、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 序,并上报。 |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未上报不得分。 | 3 | |
| 2、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 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 出现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 3 | | ||
4、建立实验室“危 急值”报告制度。 | 1、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 科室未建立报告制度不得分。 | 3 | | ||
2、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 无“危急值”报告登记不得分。 | 3 | | |||
3、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 立即重复检查。 | 未对阳性报告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不 良后果不得分。 | 3 | | |||
5、防范与减少患 者跌倒、坠床事件 发生,防范与减少 患者压疮发生。 | 1、病区应有警示标识和语言提示等,防止患 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 无相应警示标识不得分。 | 2 | | ||
2、建立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措施,并有处 理流程或预案。 | 未建立相应报告制度与措施不得分。 | 2 | | |||
3、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 疗及护理规范。 | 无相应评估与报告制度不得分。 | 2 | | |||
4、认真实施有效的预防压疮护理。 | 出现不良后杲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 2 | | |||
6、主动报告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 鼓励患者参与医 疗安全活动。 |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爭 件。 | 未主动上报安全(不良)爭件造成不良后 杲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 3 | | ||
2、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 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做 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 未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视 其情况酌情扣分。 | 5 | | |||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 患者在接受介入、于术等有创检查和治疗前及 药物治疗时。 | 未进行该项目时酌情扣分。 | 3 | | |||
八、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50分) | 150 | | ||||
1、实行手术分级 管理,确保手术质 量。 | 1、实行手术四级管理制度 未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不得分。 | 7 | | |||
2、建立科室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未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不得分, 与规范,责任到每•位医师,有定期能力评价 无定期评价机制不得分,发现有违规越级 与再授权的机制,严禁未经授权越级手术。 实施手术不得分。 | 15 | | ||||
3、特殊手术根据不同类型分别严格执行科主 任、医务科、院长二级审批制度。 | 8 | | ||||
2、实行围手术期 质量控制,规避手 术风险。 | 1、术询:应对患者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式 未严格按照术前准备进行评估,未落实知 选择进行充分评佔,特别注重患者其他系统并 情同意,未进行各项查对,无术询谈话内 www.taodocs.c 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 行沟通、告知的不得分 或委托人。 | 25 | m | |||
3、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 术后无手术医师查看病人相关记录不得 并妥善处理。手术医师应在术后三天查看病 分,无手术后治疗与护理计划不得分。 人,并有记录。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与护理计 划工作,并记录在病历中。 | 25 | | ||||
4、手术的全过程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 手术过程记录不及时,描述不清楚酌情扣 中。认真填报《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 分。 险评估表》,规避手术风险。 | 8 | | ||||
5、大型手术或危重患者事项“危重程度评分” 无术后患者评估不得分,无送返病房交接 制度,达到ICU标准的送ICUo麻醉复苏后或 记录不得分。 ICU病人回病房必须有交接记录。 | 5 | | ||||
6、加强“二次手术”管理,建立“非计划再 无“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分析记录不得 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 分。 制体系。 | 12 | | ||||
3、积极做好术后 教育、功能锻炼和 随访,努力提高患 者术后生活质量。 |
| 20 | | |||
九、专科医疗治疗与持续改进(100分) 下载高 | 清100 | |
1、二级医院评审 技术指标。 | 科室必须完成三级医院评审技术指标。 1. 四肢骨折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2. 骨关节肿瘤的手术治疗(可选)。3.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可选)。4. 腰椎间盘摘除术(可选)。 5. 脊椎后路椎板减压。 6. 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修复术。7. 关节融合术。 | 未完成规定项R的酌情扣分。 | 30 | |
2、临床路径及单 病种质量控制。 1)单病种质量控 制 | 四肢骨折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胫骨、 韻骨,踝关节) | 根据环节质量,未达要求酌情扣分。 | 40 | |
3、医疗技术综合 指数。 | 1、完成医院“医疗技术综合指数”要求。 | 未达要求酌情扣分。 | 30 | |
总分: | 实得分: | 科室负责人: |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指 标 | 科室数据 |
1、月门诊人次; | |
2、出院人次; | |
3、平均住院床日; | |
4、药品比例; | |
5、床位使用率95%; | |
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 |
7、处方合格率达95%; | |
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 |
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 | |
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 证90%,血袋回收率100%; 下 | 载高清 |
11、传染病报告率100%; | |
12、甲级病历90%; | |
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 |
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 |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 染率<0. 5%; | |
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 | |
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o | |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
|
1、压疮发生率; |
|
2、跌倒发生率; | |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 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 |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 |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 |
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 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 术 |
|
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
肺
部感染发生率); | |
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 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 |
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 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 |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 |
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 |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