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塔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施工检查记录

塔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施工检查记录

来源:客趣旅游网



编号:

塔式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

监督检验施工检查记录

使用单位:

xxx 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登记号:



施 工 单 位


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编号(或受理号)


施工单位负责人


施工单位联系人


施工单位联系电话


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地址


使用单位联系人


使用单位联系电话


使用单位邮政编码


使用单位
安全管理人员


起重机械施工地点


制造单位


制造许可证编号(型式试验备案公告号)


取证样机

是 □否

设备类别


设备品种


规格型号


设备代码


制造日期

年 月 日

产品编号


起重力矩

t .m

工作幅度

m

起升高度

m

起升速度

m/s

工作级别


施工类别

新装□移装
改造□重大维修

施工告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开始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结束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监检:

(施工单位盖章)




序号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类别

结果

检查
检验日期

监检员/确认日期

确认方式


1

设备选型

合同约定的起重机械的型号实际产品型号相符□设备选型符合使用工况、环境要求

A






2

产品技术文件

1)产品设计文件:
总图 □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和电气
液压系统原理图

A






3

2)产品制裁量合格证明、安装及其使用维护说明

A






4

3)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按覆盖原则)

A






5

4)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纳入监检范围的)

A






6

安装改造维修资格

1)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A






7

2)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告知书

A






8

3)现场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

B






9

施工作业文件

负责人批准的施工作业(工艺文件):□作业程序
技术要求、方法和措离

B






10

基础验收证明

混凝土基础符合要求
碎石基础符合要求
轨道基础符合要求
在安装基础验收合格证明上盖章确认

B






11

安全距离和红色障碍灯

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表的规定:

电压

1

1

20

60

22

KV

15

0

40

110

安全
距离m

沿垂

1.5

3.0

4.0

5.0

6.0

直方

沿水

1.0

1.5

2.0

4.0

6.0

平方

塔机的尾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6m
两台塔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机的起穗臂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3m 的距离;
处于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勾升至最高点或平衡重的最低部分)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处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高于30 的起重机械顶端或者两臂端红色障碍灯工作是否正常有效

B














序号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检查员/检验日期

监检员/确认日期

确认方式

备注

12

主要零部件

主要零部件合格证、铭牌:□绶冲器□吊钩□滑轮□卷筒□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电氯控制设备

B






13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合格证、铭牌、型式试验证明□高度限位器□起重量器
力矩器□制动器

B






14

施工前主要受办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

主要受力结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符合设计文件(主要受力结构件图)的要求:
标准节
平衡臂
起重臂
塔顶
拉杆

B






15

连接

塔身、起重臂、平衡臂、塔顶、拉杆施工现场连接(焊接、螺栓、销轴、铆接等)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接缝缺陷。螺检联结不得松动,不应有缺件、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应有足够的顶紧力矩。起重臂连接销轴的定位结构应能满足频繁拆装条件下安全可靠的要求。

B






16

施工后主要受力结构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

施工后主要受力结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
空载时,最大幅度允许偏差为期公称值的±2%,最小幅度允许偏差其公称值的±10%
空载时,最大幅度处的起升高度不得小于公称值;
尾部回转半径不得大于其公称值的100mm;□支腿纵、横向跨距的允许偏差为其公称值的±%
空载,风速不大于3/s 状态下,状态塔身(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身实测值:

垂直度

mm

最高附着点以下塔身轴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为2/1000
实测值:垂直度mm

B











17

钢丝
绳及
其连
接、
吊具、滑轮
组、
卷筒

钢丝绳及其连接:
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滑轮和卷筒相匹配,并正确穿梭。

钢丝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绳筒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楔块固定时,楔套不应有裂纹,楔块不应松动。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绳卡数应满足要求。

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卷筒上至少应有保留3圈钢丝绳做为安全圈
钢丝绳应润滑良好。不应与金属结构摩擦
钢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
钢丝绳断丝数不应超过附表4 规定的数值
吊钩
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
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不得补焊。吊钩危险断面、衬套磨损量、开口度增加量符合要求
滑轮

B














序号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检查员/检验日期

监检员/确认日期

确认方式

备注



滑轮直栓的选限符合要求
滑轮应有防止钢丝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滑轮应转动良好、无裂纹、轮缘友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轮槽璧厚磨损小于原璧厚的20%,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小于钢丝绳直径的50%,槽底无沟槽。

卷筒
多层缠绕的卷筒,端部应有的比最外层的钢丝绳高出2 倍钢丝绳直径的凸缘
卷筒璧不应有裂纹或过度磨损







18

安全警示标志

塔机适当部位应有清晰的产品标牌
吊钩滑轮组侧板,回转尾部和平衡重、臂架头部、外伸文腿和夹轨器要有黄黑相间的危险部位标志,扫轨板、轨道端部止挡要有红色标志

B






19

配重、压重

塔机应有设置安装平衡重、压重的合适位置及可靠的固定方法。平衡重和压重的重量、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吊装和固定的要求,并能承受规定的载荷而不损坏。每块平衡重和压重都应在本身明显的位置标识重量。

B






20

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

构件应齐全完整机械固定应牢固,无松动;□传动部分应灵活,无卡阻;
绝缘材料应良好,无破埚或变质;
螺栓、触头、电刷等连接部位,电气连接应可靠,无接触不良。

起重机上选用的电气设备及电器无件应与供电电源和工作环境及工况条件相适应。对在特殊环境和工况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设计和选用应满足相应要求。

滑接线和滑接器符合要求□配线符合要求

B






21

接地保护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管槽,电缆金属外皮和变压器低压侧,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检修时应保持接地良好
起重机金属结构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联接,在轨道上工作的起重机,一般可通过车轮和轨道接地。必要时应另设专用接地滑线或采限其它的有效措施。

严禁用接地线作载流零线
由交流电网整流供电的起重电磁铁,其外壳与重机之间必须有可靠的电气联结
悬挂式控制按钮站金属外壳与起重机之间必须的可靠的电气联结
起重机轨道的接地电阻,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Ω
接地电阻实测值:Ω

B






22

绝缘电阻

主回咱与控制回路的电源电压不大于500V 时,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一般小于0.5MΩ潮湿环境中不得小于0.25MΩ。测量时应用500V 的兆欧丧在常温下进行

绝缘电阻实测值:

MΩ

司机室地面应铺设绝缘垫













23

短路保护

起重机上宜设总断路器来实现短路保护。

起重机的机械机构由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时,应单独设短路设计。

B











24

失压保护

起重机上总电源应有失压保护。当供电电源中断时,必须能够自动断开总电源同路,恢复供电时,不经手动操作总电源回路不能自行接通。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检查员/

监检员/

确认

备注





验日期

认日期

方式


25

零位保护

起重机必须设有零位保护(机构运行采用按钮控制的除外)。开始运转和失压后恢复供电时,必须先将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后,该机构或所有机构的电动机才能启动。

B






26

过流(过载)保护

每套机构必须单独设置过流保护。对笼型异步电动机驱动机构、辅助机构可例外。

三项绕线式电动机可在两相中设过流保护。用保护箱保护的系统,应在电动机第三相上设总过流继电器保护。

直流电动机可用一个过流继电器保护。

B






27

供电电源断错相保护

供电源应设断错相保护设置

B






28



1)工作制动器与安全制动器的设置;□起升机构和运行机构应设置制动器

A






29

2)制动器型式、制动性能;起升机构应采用常闭式制动器,运行机构的制动器应保证制动时的平衡性

A






30

3)制动器推动器无漏油现象

A






31

4)□制动器打开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无摩擦现象□制动器先闭合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均匀
无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

A






32

5)制动器调整适宜,制动可平稳可靠

A






33

6)制动轮无裂纹、无摩擦片引起的划痕、凹凸不平不大于1.5mm

A






34

起重量器

1)□按规定设置起重量器

A






35

2)试验
起升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起升、下降,全过程中正常制动3 次,起重量器不动作
保持载荷离地面100-200mm,逐渐无冲击加载至1.05 倍的额定起重量,检查是否先发出超载信号,然后切断上升动作,但机构可以做下降方向运动

A






36

力矩器

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均设置起重力矩器,现场监督试验,检查当起重力矩达到1.05 倍的额定值时,是否能够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方向的动力源,但是机构可是做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A






37

检查是否按照规定设置同转力矩器,现场监督试验,检查当回转机构在回转有可能自锁时,同转力矩器是否可靠

A






38

起千高度限位器

检查是否按照规定均设置卢升高度(下降深度)限位器
试验:当吊具起升(下降)到极限位置时,是否能够自动切断动力源

A









序号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类别

结果

检查员/
检验日期

监检员/
确认日期

确认方式

备注

39





运行机构行程限位器:试验应能够停止向运行
方向的运行
人车行程限位器
小车行程限位器(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除外)

A






40

缓冲器和止接装置

缓冲器和止挡装置
缓冲器与端部止挡装置或与另一台起重机运行机构的缓冲器应对接良好□端部止挡装置应固定牢固且两边能同时接触缓冲器

A






41

应急断电开关

应设非自动复位的应急断电开关□能够切断起得机械动力电源
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

A






42

连锁保护装置

检查出入起重机械的门或者司机室到桥架上的门打开时,总电源是否能够接通。

当处于运行状态,门打开时,总电源是否断开,所有机构运行是否都停止。

A






43

扫轨板

检查并且测量起得机械扫轨板下端与轨道的距离不大于5mm

B






44






检查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是否按照设计规定设置夹
轨钳、锚定装置或者铁鞋等防风装置,是否满足:
防风装置进行动作试验时,钳口夹紧或者锚定以
及电气保护装置的工作可靠,其顶轨器、楔块式防
爬器、自锁式防滑动装置功能正常有效:□防风装置零件缺损。

B






45

风速仪

检查起升高度大于50m 的露天工作起重机是否安装风速仪,是否安装在起重机顶部至吊具最高位置间的不挡风处,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是否能够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

B






46

防护
罩、隔执装

检查起得机械上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零部件防护罩,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的电气设备防雨罩是否齐全,铸造起重机隔热装置是否完好。

B






47

其他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

检查所设置的其他安全防护装置: □防后翻装置和自动锁紧装置
小车断绳保护装置
强迫换速装置
回转装置
小车断轴保护装置
顶升横梁防脱功能

B






48




1)□操纵机构、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
动作可靠、准确
馈电装置应工作正常

A






49

2)各机构动作:□运行平稳□无异常震动□无异常冲击现象□无异常过热现象□无异常噪声

A






50

3)液压系统、润滑系统 □液压系统无泄漏现象□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A






51




2)静刚度(根部水平静位移)

mm

在额定载荷作用下,塔机臂根较点的水平

静位移应不大于1.3H臂根铰点至塔机基准面

(无附着时的最大高度)或最高附着点(有

附着时时的最大悬臂高度)的垂直距离。

A











52

3)试验后主要零件无损坏

A














序号

检查项目及其内容

类别

结果

检查员/
检验日期

监检员/
确认日期

确认方式

备注

53





1)主要受力结构件□无明显裂纹
无永久变形
无油漆剥落

A






2)连接处来出现松动□连接处未出现松动
连接处无损坏

A






55

3)无影响性能和安全的其他损坏

A






56





1)机械、零部件工作正常

A






57

2)机构、结构件无损坏、连接处无松动

A













质量保证工程师:

工艺责任人:

焊接责任人:

检验责任人:

无损检测责任人:

电气责任人:

安装调试责任人:






拆装作业前检查项目符合下列要求:
1)起重机拆装前,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并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

2)混凝土基础符合技术要求;
3)对所拆装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拆装作业之前; 4)对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顶升撑脚(爬爪)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5)对拆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均合格;
6)检查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应状态良好,技术性能保证拆装作业的需要
7)拆装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等具备拆装作业条件

注:1本记录根据《起重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规则》(TSGQ12-2008)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原件施工单位留存,检验机构留存复印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
2、填写说明: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错误处应划改、签字、并标明日期,严禁涂改。
“√”表示确认或合格,“×”表示不合格,“/表示无此项。有数字要求的,填写实测或处理后的数据。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