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利率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杜祥栋 |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的5~8题。 | ||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 ||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 ||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 ||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情境导入
| 1.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 问: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 说说年利率2.52%的含义 师: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 怎样求利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 (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地信息。
学生自学。
学生讨论。 |
二、教学例3
| 1.出示例3。 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你会列式求利息吗? 2.教学试一试 (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999年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这里的20%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 (2)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3)引申:如果问题问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 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 学生读题。
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讨论。
学生解答。 |
三、巩固练习
| 1.完成练一练。 应得利息怎样求? 实得利息怎样求?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 2.做练习二的第5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 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
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解答。 组织学生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
四、全课小结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
|
五、布置作业 |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 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