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法律,用人单位应支付两倍工资作为赔偿。然而,若用工满一年仍未签订合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再享有赔偿权。维权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提供具体法律咨询。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然而,有些用人单位在用工后一个月内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如果员工在用工后一个月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员工在用工后一年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视为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再享有要求赔偿的权利。
综上所述,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赔偿。但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等。在维权过程中,建议员工咨询专业律师提供具体法律咨询。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未签订,员工权益受损,是否可要求赔偿?
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基础,对于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员工的权益确实可能受到损害。在此情况下,员工通常有权要求赔偿。然而,具体赔偿的金额和方式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情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未签订劳动合同所导致的损失。因此,对于员工而言,及时与雇主协商解决此问题是重要的,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根据法律,用人单位应支付两倍工资作为赔偿。然而,如果用工满一年仍未签订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再享有赔偿权利。建议员工在维权过程中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具体法律咨询。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