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的必要法律文件,也是处理夫妻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的重要依据。签字后需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方可生效,否则离婚协议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一)离婚协议有什么用
离婚协议是当事人双方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必须要具备的法律文件,凭借离婚协议才可以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同时,通过签署离婚协议,可以处理夫妻财产债务分配问题,约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以及抚养费的具体金额、未抚养子女一方的探视权如何行使等内容。借以理顺因婚姻关系的终结而产生的诸多遗留问题。在离婚协议生效的时候,当事人双方就应当按照之前离婚协议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离婚协议什么时候起作用
离婚协议在当事人双方签字以后,经当事人双方到原婚姻登记地或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才开始起作用,离婚协议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如果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相应的离婚手续,离婚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离婚协议上所约定的事项也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拓展延伸
离婚协议可以处理哪些问题?
离婚协议是离婚时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书面协议,旨在解决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纠纷和权益。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协议可以处理以下问题:
1.子女抚养权及费用: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达成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和抚养费用的承担。
2.财产分割:离婚协议可以对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并约定分割办法和份额。
3.债务处理:离婚协议可以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处理,包括双方协商清偿债务或者第三方偿还债务等。
4.保密条款:离婚协议可以约定保密条款,保护双方在协议内容方面的隐私。
5.离婚后生活安排: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达成离婚后生活安排,包括继续共同生活、分居或者分开生活等。
6.其他事项:双方还可以就其他相关事项达成协议,如双方离婚的原因、协议的生效时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的效力要依据协议内容、是否已履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因素来判断。如果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协议部分或全部无效。同时,如果一方未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
结语
离婚协议是离婚的必要法律文件,可以帮助处理夫妻财产债务分配、子女抚养权等问题。签署离婚协议后,当事人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离婚协议自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如果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将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一十五条 标的有多项而债务人只需履行其中一项的,债务人享有选择权;但是,法律另有规定、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享有选择权的当事人在约定期限内或者履行期限届满未作选择,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选择的,选择权转移至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