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偏方是大家很喜欢用来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因为偏方价格便宜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那么治慢性肠炎的民间偏方有哪些呢?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治疗慢性肠炎的民间偏方有很多,下面为你介绍几种:
1、马齿苋饭
马齿苋100g,大米250g。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
2、银花红薯粥
红薯300g,大米200g,金银花15-30g,生姜2片。
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见效。
3、荞麦山楂石榴饼
养麦面1000g,鲜山楂500g,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 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l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渣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
4、山药芡实扁豆糕
鲜山药250g,赤小豆150g,芡实米30g,白扁豆、云茯苓各20g,乌梅4枚。
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6-7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
以上是治慢性肠炎的民间偏方,对于很多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试一下。另外饮食方面,不要吃油炸、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