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米手机就不免让人想起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还有和他同样知名的飞猪理论。
雷军从22岁到38岁一直在金山奋战了整整16个年头,尽管也算得上业绩赫赫,但始终做得有些吃力,感觉就像一头负重难以健步如飞的猪。
真正让雷军这头中国互联网最资深的“猪”飞起来的,是在他转型做小米手机以后。
十几年酣战,却一朝醒悟,得出了他著名的“飞猪理论”——站在台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
雷军的个人经历也足以证明了,个人的努力在行业的趋势面前是微不足道。
回顾历史,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从发明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再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导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并不断涌现出新的产业,促进社会进步。
十年前,中国市值前10名主要还集中在能源、金融,房地产等传统产业。现在,已经被百度,阿里,腾讯等高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下一个十年将会有那些产业让你成为风口上的猪呢?
1.大数据
大数据行业的融资金额2014-2016年分别为8亿美金、15.4亿美金及20亿美金;2013-2015年融资事件分别为10起、42起及超过50起。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数据+零售”、以丁香园为代表的“大数据+医疗”、以搜房网为代表的“大数据+房地产”等等。
2.虚拟现实
目前VR行业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供应链及各类配套设施还在摸索。
然而VR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当前各大咨询机构均看好VR在未来5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爆发近在咫尺。
3.新能源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是目前中国的国策。
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走向成熟,蕴含丰富投资机会:锂电池在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16年实现井喷式发展。
4.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
初步的技术积累和数据积累已经在过去有了比较显著的规模效应,因而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业的大潮即将来袭,并引发新一轮IT设备投资。
5.无人技术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
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6.机器设备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不断减少的同时,企业的用人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所以有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搬离中国,或者改用机器人,机器臂等设备。
未来无论短期或是长期,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巨大,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均有十分可观的市场规模。
7.健康养老
养老产业受社会需求迫切和政策鼓励双向驱动,将迎来十分巨大的发展机会。
未来我国政府和个人都将面对很大的养老压力,截止2016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亿,占总人口比重10.1%,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
同时,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将挖掘投资机会。
8.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市场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势头迅速,2001年至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73亿元增长至2556亿元,增长了近15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
9.医学美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人数稳步上升,和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自身的形象。以及韩国文化的渗入,中国青少年深受韩潮文化影响,大中学生成为医疗美容重要客户。
社交网络发达、自拍盛行,医疗整形是美容软件的现实版升级,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分享“颜值经济”。诸多的因素都是未来医美行业爆发增长的因素。
10.文化娱乐
消费升级使得国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文化娱乐进行倾斜,消费人群和消费金额也越来越低龄化和增长化。
伴随游戏、动漫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兴起,生产数字化、碎片化、娱乐化内容的自媒体大爆发,都将聚集大量新一代年轻用户,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
在市场上,落后的产业会被新生的产业所代替
在职场上,落后的技能会被机器所代替
你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