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人补钙最好的5种食物
1、多吃豆类、青菜。
从最常见的青菜和豆腐中摄取钙质,青菜中通常以深绿色为佳,例如芥蓝、芥菜、红苋菜、***菜、苋菜、红凤菜、川七、小白菜、油菜,而豆芽菜也有不错的钙含量。100克的芥蓝菜煮熟后大约半碗,就能吃到238mg的钙质。
豆类食材则以市场上常见的小方豆干含钙量最佳,以一块豆干约40~50克计算,只要2~2、5块,就能摄取到685mg钙质,超过一天所需的一半。
至于豆腐和豆浆,虽然因为水分较多,单位含钙量不如豆干,但是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促进骨质合成,因此对骨骼有保护效果,对于不喝牛奶的人来说,改喝豆浆是个好选择。
2、海鲜类以小鱼干、虾米最多钙。
餐点中适时加入小鱼干、虾米、虾皮等食材,不但可增添菜色的鲜美,还是“钙尚多”的小秘诀。
专家建议:什锦海鲜粥中可加入小鱼干、虾子、文蛤、牡蛎等食材,不但滋味好、营养丰富,也是一道高钙料理。
除此之外,鳗鱼罐头、鲭鱼罐头(小型青花鱼)等由于鱼骨已化开,可全部下肚,也可补充钙质,不过要注意盐分较高的问题。
3、多吃坚果种子,黑芝麻最优。
以各式坚果打碎拌入料理中,除了摄取不饱和好脂肪之外,也能补充一部份的钙质。其中尤以黑芝麻的含钙量最丰富,100克就有1456mg的钙质,平时撒在白饭上就很美味。
不过坚果类属于油脂类食物,摄取时必须替换原有油脂量,以免吃下过量脂肪。
4、别忘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能帮助胶原蛋白形成,有助骨骼健康,也可以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平时别忘了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例如芭乐、奇异果、小番茄都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许多人吃高剂量维他命C保健食品,导致维生素C的代谢物“草酸”干扰钙质吸收,因此每天吃维他命C补充剂不应超过2000mg,并且应多喝水,使身体无法分解吸收的多余维生素C随尿液排出,以免影响钙质吸收。
5、少量多次摄取,比一餐吃足高钙好。
将一天所需的1000mg钙质分散在各餐食用,而不是一次吞下高剂量的钙。这是因为人体有自行调节的能力,因此当我们一次吃下高剂量的钙质时,身体的吸收率会降低,也就是说,钙的吸收率和摄取量呈反比。
因此,每餐都摄取到适量钙质,让身体稳定吸收,是比较有效的补钙方法。
二、女性补钙最佳年龄
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钙质等,是人体很好的营养来源。而喝牛奶补钙几乎是一种常识,每100克牛奶含钙110毫克左右,虽然不是很高,但其吸收率可高达32%以上,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是膳食中难得的优良钙质来源。
芝麻酱
芝麻酱是钙含量最丰富的食物,每100克芝麻酱中的钙含量为1057毫克,是牛奶的十多倍。此外,芝麻酱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虾皮
虾皮的含钙量很丰富,每100克虾皮中含钙991毫克,仅次于芝麻酱。中老年人常食用虾皮,可以预防自身因缺钙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虾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能增强体质,而其丰富的镁对心脏活动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豆腐
豆腐是大豆制品,大豆中钙含量并不高,但经过加工制作成豆腐、豆干、素鸡等豆制品后,钙含量就明显增加了,每100克豆腐含钙1毫克,100克豆干含钙308毫克,100克素鸡含钙319毫克,原因是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凝固剂,“老”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多,钙含量较高,“嫩”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少,钙含量就低于老豆腐。豆腐软嫩易消化,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多吃豆腐还有补养益气的作。
三、 女性补钙原则
1. 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不少人认为欧美人骨骼强壮是因为爱吃牛肉。事实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钙缺乏相当严重的人。这是因为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所有的肉都是这样。
其次,吃肉不仅无益于补钙,还会影响我们对于钙质的吸收。这是因为肉类食物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成酸性元素”,而此类元素需要大量的钙离子进行中和,因而必然会导致我们的健康受损。所以,想要补钙的人,一定要和足以减少肉类的摄入。
2.以为吃蔬菜与骨骼健康无关
不少人偏爱动物食品,却很少注意补充蔬菜。他们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
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兰、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3.以为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
很多减肥女性认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经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饭。实际上,水果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好来源,而且严重缺乏蛋白质。
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也需要胶原蛋白作为钙沉积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则蛋白质和钙摄入量都严重不足,只会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4.以为喝饮料与补钙无关
饮料对于钙质吸收有着很大阻碍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饮料中含有的磷酸盐。另外,由于可乐中不仅含有磷酸盐,还含有磷酸,不仅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还会损伤身体内部的钙质,让钙质流失。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最好少喝或者不喝饮料。
四、最需要补钙的十种女人
天生小骨架
骨架小的人,骨骼的总重量自然不高,可以流失的骨质也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骨架大就不会骨质疏松。到35岁左右,人体的骨密度达到最高点,也就是“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开始流失。流失速度因人而异,受遗传基因、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因素影响。
预防方法:年龄小于40岁的人,应想方设法积极强健骨骼,如多吃乳制品等,多做跑、跳等高冲力锻炼。年龄大于40岁的人,除注意饮食营养外,要摄入足够的钙、镁、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并做一些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抬哑铃、引体向上等。
喝牛奶少
如果人体骨量是一个银行存款账户,那牛奶便是最主要的进账之一。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质,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有调查显示,与不喝牛奶的人相比,每天喝牛奶超过300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髋部骨密度高7%左右。
预防方法:每天至少喝两盒牛奶,是往“骨质银行”里存钱的好方法。很多人因乳糖不耐症喝不惯牛奶,可以选择替代品如豆制品、奶粉等,或服用钙、镁、维生素D等营养补充剂。
吸烟
研究发现,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就会下降2.3%~3.3%。在绝经女性中,因吸烟带来的骨头变脆风险更大。吸烟时间越长,骨骼受损的程度越大。
预防方法:尽管戒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为了年老后仍有强健的双腿,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戒烟仍非常必要。只要戒烟,身体就有机会休养生息,让骨骼重塑健康。
喝酒
酒精会弱化你的骨骼,它会过滤掉骨骼中的钙、镁和其他矿物质,喝得越多,后果也越严重。女性在这方面遭受的风险更大,这可能与她们对酒精更敏感有关。此外,开始饮酒的年龄越小,所受危害越大。在青春期和刚刚成年时酗酒,将严重影响骨骼健康,增加日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预防方法:要让爱喝酒的人忍痛割爱确实不好受,但这是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不妨以茶代酒。如果实在想喝,建议每天一两杯红酒。
饮食紊乱
饮食紊乱如厌食症和食欲过盛,都会加大骨质疏松的风险。这是因为过于节食会导致人体激素水平下降,而任何降低雌激素的行为都会干扰骨骼构建。
预防方法:注意调整饮食,做到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和鱼虾等,及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萝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等。减少食盐摄入,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
女性月经不规律
女性的骨骼健康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女性在绝经后,失去雌激素的保护,骨密度流失速度大于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另一方面,未绝经的女性,如果有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等问题,很可能是因雌激素水平低引起的,她们的骨质疏松风险也更高。此外,雌激素水平低也可能由饮食紊乱、过度运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造成。
预防方法:女性如果出现经期不规律、月经量少,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与激素相关的疾病导致的,可服用低剂量的避孕药,这同时也能解决激素紊乱问题。
两年内骨折过
如果在两年内,你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并因此引发骨折,这说明你的骨骼已出了问题。
预防方法:每年查骨密度。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测出骨骼中的钙含量和其他硬化骨骼的重要物质含量。借助这些数据,医生能相对准确地了解你骨骼的状况,并对你的骨折风险进行评估。
有家族史
研究人员发现,骨密度的高低75%取决于遗传,25%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果家里的老年人有骨折史、弯腰驼背、身高下降等问题,那么家族成员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
预防方法:有家族史的人应在体检时告诉医生。值得庆幸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年龄越大,遗传因素对骨骼健康的影响越小,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越大。因此有家族史的人应养成更多“护骨”习惯。
使用某些药物
长时间服用可的松类药物会干扰人体激素水平,减少骨骼中的钙质、维生素D等物质。此外,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因为这些疾病通常要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甲状腺激素药物、抗抑郁药物也会加速骨质流失。
预防方法:服用上述药物时要密切关注骨密度。绝大多数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服药后做骨密度检测,必要时会开一些帮助强健骨骼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等。
亚裔、女、超50岁
这3个因素中任何一个都会增加骨质流失风险,如果你3条都符合,骨折风险将更大。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
预防方法: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种族、性别和年龄,但是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将有助于采取措施:如调整饮食,多吃含钙高的乳制品、豆制品、海鲜等。必要时也可考虑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