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患者常感右上腹隐痛,如针刺样疼痛,或胀痛,尤于晚餐后更明显,或放射到右肩背部,伴胸闷嗳气,厌油腻,恶心呕吐,口苦,咽干,易烦躁或伴低热。急性发作时呈绞痛状,难以忍受,这是由于胆内压急剧上升所致,或由于结石嵌顿在胆颈或胆囊管的狭窄处,致胆囊强力收缩,力图将胆石排出之故。常在夜间发作,这是由于仰卧时胆囊底部上悬,结石易进入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处,一旦结石通过狭窄的胆囊管,则绞痛即停止。有时变动体位或起来走动,结石亦有可能退出胆囊,疼痛亦会马上缓解。若疼痛不缓解或持续多日,常导致急性胆囊炎。有的患者一开始就表现为急性胆囊炎,若炎症再向上扩散,除腹痛外,并伴寒战、高热、黄疸,患者呈急性病状,白细胞往往升高,胆红素和转氨酶亦上升。非典型疼痛,疼痛不在左上腹而是在右下腹,有时误诊为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这是由于无力的胆囊下垂到右骼窝,疼痛部位酷似阑尾炎之故。60%~80%的患者有放射性疼痛。炎症刺激膈肌,表现为右侧肩胛或右上腰背放射性疼痛。
治疗方法
1.西医
(1)溶石疗法:可使用熊去氧胆酸或鹅去氧胆酸。
(2)对症治疗:在慢性间歇期可用利胆药或助消化药物,如利胆醇、利胆素、去氧胆酸、酵母片,以及口服阿托品和654-2等。在急性发作时胆绞痛剧烈,口服药效果差,常需肌肉注射给药或静脉给药。如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654-2肌肉注射,若以上药物未能缓解疼痛,可选用强痛定100mg或杜冷丁肌肉注射。若伴有炎症(发热和白细胞上升),则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等。
(3)手术治疗: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经过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胆囊结石发作频繁,或胆囊积水积脓,胆囊穿孔,或伴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4)碎石治疗:即用电冲击波将胆囊结石粉碎,然后服中药排石。
2.中医
本病以气机不通、气血瘀滞、热毒内存为中心环节,故以疏肝理气、通腑排毒为主要治疗法则。
(1)肝胆气滞
主症:右胁胀痛或窜痛,脘腹痞满,胸闷不舒,嗳气欲呕,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或者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缓或弦细。
治法:舒肝解郁,理气通降。
药物:柴胡舒肝丸合排毒养颜胶囊。
柴胡舒肝丸,每次1丸,每日2次。
排毒养颜胶囊,每次3~6粒,每日2次。
(2)肝胆湿热
主症:右上腹剧痛急发,甚则胁下可扪及包块,胸腹痞满,恶心,呕吐苦黄水,恶寒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药物:消炎利胆片合排毒养颜胶囊。
消炎利胆片,每次6片,每日3次。
排毒养颜胶囊,每次3~6粒,每日2次。
(3)热毒壅盛
主症:除具有湿热证外,且有右胁剧痛难忍,拒按,喜右侧蜷卧,高热寒战,烦躁不安,热入营血,可见神昏谵语,惊厥,甚至鼻衄、呕血、黑便、尿血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当归龙荟丸合排毒养颜胶囊。
当归龙荟丸,每次1丸,每日2次。
排毒养颜胶囊,每次3~6粒,每日2次。
(4)正虚邪陷
主症:胁腹痛如刀绞,波及全腹,胀痛,拒按,神情淡漠或恍惚,面色苍白,汗出,肢厥,二便不通,舌质紫暗,苔黄腻,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回阳,活血定痛。
药物:附子理中丸合排毒养颜胶囊。
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排毒养颜胶囊,每次1~3粒,每日2次。
(5)血瘀阻络
主症:右胁刺痛,固定不移,入夜较甚,胁下或现瘀块,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舌质紫瘀,苔薄或薄黄,脉弦涩或沉涩。
药物:血府逐瘀胶囊合排毒养颜胶囊。
血府逐瘀胶囊,每次6粒,每日2次。
排毒养颜胶囊,每次3~6粒,每日2次。
预防与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生气或焦急往往引起胆绞痛发作。
2.在饮食上要食清淡易消化之食物。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胆囊收缩,也常导致胆绞痛发作,另外高脂肪饮食往往含胆固醇也高,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故应力求避免。另外,要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少吃泡菜、生葱及凉拌菜,以减少肠道寄生虫感染机会,并注意及时治疗寄生虫病。
3.要既病早治。若体检发现先天性胆道畸形者,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外科治疗。预防胆道系统带菌状态,及早治疗胆道感染,以防胆管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