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么辩证治疗

怎么辩证治疗

来源:客趣旅游网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手段,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相对于会比较相信中医治疗,尤其是老一辈的人。那么对于多汗症,中医医疗法有什么?又可以怎么辩证治疗呢?

多汗症中医医疗法:

1、五倍子30克,首乌、黄柏各18克。共研细末,用时取米醋5毫升左右,将适量药末调成糊状敷在肚脐中,外用塑料纸覆盖,胶布固定。自汗者清晨敷入,晚间取出;盗汗者晚间敷入,翌日清晨取出。

2、石膏、白矾、黄芪、黄芩、黄柏、吴茱萸、五味子各适量。共研为细末,撒阴部多汗处,每日两次,10日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可见显效。

3、白矾、葛根、生牡蛎各3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约得药液2000毫升,放入盆内,趁热把手或脚浸泡在药液内(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连用2~5天可见显效。

多汗症病因多种,病象各异,但不离虚实寒热。辨证时,首先要辨别自汗、盗汗、绝汗、黄汗、战汗。

1、自汗

临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都可罹患此证,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2、盗汗

以虚热居多,也可见于气虚、阳虚、湿热等。

①心血不足。证见心悸少眠,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气短神疲,面色不华,脉细,舌淡。治宜补血养心敛汗,常以归脾汤加减。②阴虚火旺。证见虚烦少眠,寐则汗出,形体消瘦,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或有久咳虚喘,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常以当归六黄汤加减。

3、绝汗

急性热病或各种危重病证,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精神疲惫,四肢厥冷,气短息微,舌干少津,脉微细欲绝。治宜益气回阳、固脱敛汗,常以参附龙牡汤加味。

4、战汗

急性热病中,证见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并突然出现全身战栗,而后汗出,汗后热退身凉,或热势减轻,脉数,苔薄黄。战汗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主要根据原发病情辨证论治。

中医辩证医疗效果一般都很不错,但是患者还是要找到优秀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