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那么大家是不是觉得中医养生十分有道理和符合人体规律的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吧!
中医养生保健
一日之计在于晨,传统的养生观念是十分重视清晨起床是后的养生的,天人合一、遵循天时是传统养生观的一大特色。向来注重治病于未然的中医,在晨起养生方面又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意见呢?
1、叩齿揉腹
叩齿是“床上八段锦”中的第四段,揉腹为第七段。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所致。故牙齿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叩齿是固齿健身之法。方法是每天早上醒来时,放松全身,仰卧,做咀嚼状,轻轻叩齿60~100次,多则不限(平时在工作、学习时也可随便轻叩),有益于健齿、强身。
揉腹有利于增强胃肠功能,有习惯性便秘者尤其需要。方法是仰卧放松,先用右手掌自胸口至脐下顺时针揉胸腹80~100次,然后换左手掌逆时针方向揉胸腹80~100次,以后逐渐可增加到200次。叩齿和揉腹可同时进行。
2、“击鼓”揉鼻
“击鼓”古人称“鸣天鼓”,方法:坐位,用双手掌心紧按住两耳孔,两手的中间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击后枕骨十几次,然后,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几秒钟不动,再骤然抬离,过一会儿又如前法按耳、击枕骨,击时如闻鼓声,故名。这样重复多遍。可以清醒头脑、增强记忆,对高血压患者还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揉鼻古人称“浴鼻”,两手拇指微曲,余四指握拳。用两手微曲的拇指背沿鼻梁骨两侧上下往复用力,各擦几十次至上百次(闲时随便可做)。它的作用是可使鼻腔血液流通,温度保持正常,从而达到防止感冒的目的。如已染感冒时,增加每次揉鼻次数,并早、晚各做1次,可收到不药自愈的效果。
3、适当饮水
每天起床洗漱完毕后,即喝一杯温开水(或果汁水,或蜜糖水,或淡盐开水),可以增加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而且润肠、通便。
4、深呼吸
清晨(除雾天外)到宽敞的庭院或旷野,先伸臂弯腰,踏步踢脚,活动一下身子,然后进行10~15分钟的深呼吸。此法不仅能增强肺活量,而且能清醒头脑,振奋精神。这对行动困难、不能参加其他锻炼活动的人来说,尤为需要。
5、远眺四方
俗话说“绿色是生命”,每天早晨多看绿色、远眺四方,有益于增强视力、防治近视。方法:立正,自然呼吸,两目平视前方,尽力注视远方的绿树、青山约1~2分钟后,闭目低头沉默一会,转首向左方远眺1~2分钟(转颈不转腰);再闭目低头沉默一会后,转向右侧远眺,如此反复多次,共约持续15~20分钟(时间长些更好)。
6、吃好早饭
现在有不少老年人喜欢睡懒觉(特别是冬春季节),以为是最好的“享受”,等到起床、洗漱完,已来不及活动就要吃早饭了,也有的人胡乱填一下肚子,有的甚至饿着肚子就出去了,这是最不好的习惯。早饭不但应该吃好,而且应该吃饱,才能供给人体一上午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如果经常不吃早饭或吃得很少、很马虎,就会使人体内血糖含量不足,可产生心慌、头晕、肢体乏力,时间一长还会造成胃肠疾病,影响自身的健康。
7、净大便
定时、通畅地解大便,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每天按时排便,可减少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从而避免有害病菌繁殖,减少胃肠道疾病(严重的如肠癌)的发生。但最好是早饭后再排便。这是因为早饭进入胃肠后,可增加腹腔的内压,迫使肠道内上一天的食物残渣排泄得更干净些。
中医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动中取静”、“静中有动”,实现“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其内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神养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容。
行为养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
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形养
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健身活动。多融合了自然养生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
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
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术养
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例如,甲需要重点形体养护;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一律改变某种饮食结构,或一律静坐练习气功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养生需要了。
中医养生知识
女性养生
1)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只吃高纤麦片、低脂鲜乳,尤其是如果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草本曲纤等,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过量摄入,而且可以消脂,同时也不会阻碍营养健康的摄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时间内瘦腰,至于肉类、海鲜则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点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
2)饭后站立半个小时。其实女人腰部发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于工作学习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合理调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饭后至少站立半小时,可以免去脂肪淤积在小肚子上的烦恼,还省去事后弥补。
3)睡前5小时禁食。减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觉前吃东西。睡眠的时候身体不需要运动,吃下的东西全部会被身体吸收变成脂肪囤积起来。假如饿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4)不要急于起床。早晨醒来后,仰卧、伸展身体。然后,四肢着地,拱拱背,让脊柱也有“苏醒”的时间,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态,在愉快的心情中开始每一天。
5)收拾厨房。吃完饭后别马上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先收拾餐桌,洗刷碗碟,再找点其他的活,反正,饭后强迫自己运动15分钟。这是简单有效的保持体重稳定的又一方法。
编辑本段男性养生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男性的根本在于肝和肾,其中肾为水肝为木,水能生木,因此中医认为男性最根本的还是肾。中医提倡养肾要侧重在养精蓄锐。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学上的男性养精5法:
⑴ 寡欲
中医里有,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为保证肾气的充足,我们就要控制精动,这样心就不动。所以寡欲是男人养肾的第一条大法。
⑵节劳
人不可过度劳累。中医认为,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所以要保护好血。
⑶ 息怒
怒则伤肝,肝主藏血,人老生气的话就会伤肝血,耗精。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制怒,学会心平气和地接人待物。
⑷戒酒
酒能够动血。酒有生发之性的,少饮能调动身体的生发之机,但饮酒过度就会造成气血的紊乱,所以喝酒要有节制。
⑸ 慎味
慎味就是不要暴饮暴食,要以五谷来养精。中医里有一句话:五谷最养精。
结语:小编给大家总结了这么多中医养生的知识,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呢?小编希望大家在工作压力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工作再忙,家庭事情再繁琐,也要拿出时间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健康才是王道!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