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诸夏读音

诸夏读音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诸夏的拼音是:zhū xià。

诸夏的注音是:ㄓㄨㄒ一ㄚˋ。结构是:诸(左右结构)夏(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古代对中国的泛称。诸夏[zhūxià]⒈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⒉指中国。基础解释是:古代对中国的泛称。网络解释是:诸夏(修戈著网络小说)《诸夏》是网络小说家修戈缩写的一部穿越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诸夏即周朝时华夏,与蛮夷戎狄四夷区分。内容介绍这是一个无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军阀混战,匪贼遍地,列强横行。7、释义是: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8、综合释义是: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暱,不可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餘,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指中国。明王鏊《震泽长语·音韵》:“瞿曇之书,能入诸夏,而宣尼之书,不能至跋提河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9、网友释义是:诸夏,汉语词汇。拼音:zhūxià释义: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2.指中原,中国。3.汉族前身,同华夏。10、汉语大词典是:(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馀,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2).指中国。明王鏊《震泽长语·音韵》:“瞿昙之书,能入诸夏,而宣尼之书,不能至跋提河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1国语辞典是: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诸夏[zhūxià]⒈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引《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辞典修订版是: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其他释义是: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2.指中国。

诸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诸夏详细内容】

古代对中国的泛称。诸夏[zhūxià]⒈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⒉指中国。

二、引证解释

⒈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引《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暱,不可弃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餘,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⒉指中国。引明王鏊《震泽长语·音韵》:“瞿曇之书,能入诸夏,而宣尼之书,不能至跋提河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三、网络解释

诸夏(修戈著网络小说)《诸夏》是网络小说家修戈缩写的一部穿越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诸夏即周朝时华夏,与蛮夷戎狄四夷区分。内容介绍这是一个无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军阀混战,匪贼遍地,列强横行。

四、释义

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

五、关于诸夏的近义词

华夏  

六、关于诸夏的造句

1、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2、及其窃位南面,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毒流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3、楚国的地租制度一开始便与中原诸夏不尽相同,至战国中期已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向农民转嫁自己沉重赋税负荷的重要手段。

4、闻文、武受命,伐不义以安诸侯大夫,未闻弊诸夏以役夷、狄也。

5、库尔干吐火罗诸夏的戎事,傅孟真先生考曰“统是和夷人的斗争”。

6、蚩尤既就有外国,稔知诸夏九黎终不能并存于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诸夏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