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开发行不同的证券,发行的条件是不一要的,如果是公开发行股票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有持续营利能力等。
公开发行又称公募,是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在公募发行情况下,所有合法的社会投资者都可以参加认购。为了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各国对公募发行都有严格的要求,如发行人要有较高的信用,并符合证券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发行条件,经批准后方可发行。
采用公募方式发行证券的有利之处在于:
①公募以众多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筹集资金潜力人,适合于证券发行数量较多,筹资额较大的发行人;
②公募发行投资者范围大、可避免囤积证券或被少数人操纵;
③只有公开发行的证券方可申请在交易所上中,因此这种发行方式可增强证券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
然而,公募方式也存在某些缺点、如发行过程比较复杂,登记核准所需时间较长、发行费用也较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九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第十二条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二)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三)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四)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
(五)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条件,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的,应当符合首次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