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义务,支付自用工一个月起至不满一年止的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作出如下规定:
法律上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自用工一个月起至不满一年止的,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拓展延伸
未签合同工作一年后的赔偿纠纷解决方案
未签合同工作一年后的赔偿纠纷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缺乏明确的合同条款来规定权益和责任,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纠纷。首先,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和调解来解决争议。协商是一种灵活的方式,可以通过双方的讨论和妥协来达成一致。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纠纷。仲裁是一种非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由独立的仲裁员来裁决争议。诉讼则是通过法院来解决纠纷,需要双方提交证据和辩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并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与自用工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上的,应视为双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义务,并支付自用工一个月至不满一年的双倍工资。对于未签合同工作一年后的赔偿纠纷,解决方案涉及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为确保权益得到保护,建议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并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