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来源:客趣旅游网

遗嘱继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时才能依遗嘱继承办理:

(一)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效力高于法定继承,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只有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虽遗赠扶养协议有效,但遗产中遗赠扶养协议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进行继承。

(二)被继承人的遗嘱合法有效。首先,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其次,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三)遗嘱继承人没有丧失、放弃继承权,也未先于遗嘱人死亡。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资格。丧失或放弃继承权的遗嘱,继承人即不再具有继承资格,不能再适用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时,不适用遗嘱继承,也不发生代位继承。

一、实行遗嘱继承的社会意义

实行遗嘱继承有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实现对自然人财产权的全面保护,使自然人死后的财产归属得到落实和法律保障;

(二)有利于实现自然人的自由意志,自然人可以通过遗嘱自由实现其对财产归属的安排;

(三)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继承人可以以遗嘱为依据确定遗产分配方案,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

二、关于遗嘱的有效要件

(一)主体要件。遗嘱人在遗嘱作成时须有遗嘱能力,即遗嘱人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遗嘱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未必具有一致性。如前所述,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遗嘱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无遗嘱能力。对遗嘱能力的判断应以设立遗嘱时为准。

(二)客体要件。遗嘱所处分的财产须是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且须是遗嘱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

(三)内容要件。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须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遗嘱内容不得违公德和公共利益。根据《民法典》第1143条的规定,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