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来源:客趣旅游网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要点:转让人需拥有多处农村住房,转让需得到集体组织同意,受让人不能有住房且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无效的情况包括城镇居民购买、未经集体组织批准、向非组织成员转让等。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可通过行政解决、司法解决或协商解决。

法律分析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如像下面这样转让会被认定为无效:

1、城镇居民购买;

2、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

3、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

4、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

5、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在进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纠纷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行政解决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关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可以向乡级或者县级以上反映处理。

2、司法解决

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可以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否则,人民不予受理。但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起诉。

3、协商解决

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拓展延伸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一系列法律规定和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转让方必须是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人,即已经取得了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其次,转让必须符合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定,包括转让的用途符合规划、面积符合要求等。此外,转让必须经过合法的程序,包括签订转让合同、办理相关手续、履行公告等。在转让过程中,双方应当注重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权益的保护。总之,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

结语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一系列法律规定和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转让必须满足条件,如转让方是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人,转让符合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等。在转让过程中,双方应注重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权益的保护。如有纠纷,可通过行政、司法或协商方式解决。总之,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地产的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四节 房屋租赁 第五十三条 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