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

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

来源:客趣旅游网

取保候审有两种方式:一是提供保证人担保,保证人需履行义务,如未及时报告违规行为将被罚款;二是提供保证金,违规将被没收,但符合规定期间内无违规行为将退还保证金。同一犯罪嫌疑人不能同时采用保证人和保证金方式。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也就是说,被取保候审人要提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作为自己的保证人,该保证人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保证人不及时报告的,要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种是提供保证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担保。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就会被没收,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应当退还保证金。

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制度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与效果

取保候审制度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司法公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犯罪嫌疑人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可以回到社会,继续履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接受监管和。这一制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刑事诉讼对犯罪嫌疑人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然而,取保候审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滥用和不当使用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该制度,以确保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

取保候审制度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保障犯罪嫌疑益,促进司法公正。被取保候审人可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作担保。保证人需履行义务,违反规定将受罚。保证金可退还,但违规则没收。该制度减轻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不良影响,保护其合法权益。然而,滥用和不当使用仍是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更好地应用于中国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人民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八十七条

人民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对同一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方式。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系未成年人或者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的。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