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猥亵他人”被公安机关以治安拘留15天行政处罚,不构成刑事处罚,不会影响行为人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案底会长期保存。根据《治安处罚法》,猥亵他人可处5-10日拘留,猥亵特殊人群可处10-15日拘留。未满18岁且判刑不超过5年的犯罪记录会被封存,不得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但司法机关和有关单位可以查询。犯罪记录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法律分析
公安机关以行为人“猥亵他人”为由,给予治安拘留15天,属于行政处罚,不是刑事处罚。没有刑事处罚的案底,放心。治安拘留,连同治安案件的其他材料,一并归档,长期保存,任何人不得随意销毁。就治安案件来说,是有案底(档案)的。但公安机关会为行为人保密,不会在社会上随意扩散。一般不会影响行为人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以后遵纪守法就是了。《治安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公安机关对行为人以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治安拘留15天,属于行政处罚而非刑事处罚。治安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不会随意销毁,但公安机关会保密行为人的信息,不会在社会上扩散。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行为人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只要以后遵纪守法即可。根据《治安处罚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于猥亵他人的行为,会进行拘留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记录会被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条 在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鉴定过程中,寻衅滋事,阻挠有关工作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职责,扰乱医疗机构、鉴定机构工作秩序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本法规定,有其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三条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制作监视居住通知书,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由决定机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无法通知”:
(一)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二)没有家属的;
(三)提供的家属联系方式无法取得联系的;
(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
无法通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无法通知家属的,应当在监视居住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二十条 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要求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监视居住人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与他人会见或者通信前,应当征得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同意。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