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受贿及贪污行为法律解析

受贿及贪污行为法律解析

来源:客趣旅游网

被索贿人若被迫行贿但未获利,则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需承担刑事责任,受贿罪根据数额及情节处罚,索贿从重处罚。

法律分析

如果被索贿的人是被迫行贿的,但没有获取到不正当利益的,则被索贿人无罪,即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贪污与受贿:法律规定与实践应对

贪污与受贿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法律对贪污与受贿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侵吞、窃取、骗取或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接受其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为了应对贪污与受贿问题,法律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健全反贪污与反受贿的法律体系,明确了相关罪行的界定和处罚措施。其次,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反机构,加大对贪污与受贿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贪污与受贿的认识,树立廉洁从政的意识。

综上所述,贪污与受贿行为的法律规定与实践应对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法律建设、加大打击力度和提高公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廉洁的社会环境。

结语

在打击贪污与受贿行为方面,法律的明确规定和实践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机制以及提高公识,都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廉洁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