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 过各种方法 颐养生命、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 年益寿的一 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 和系统性, 目的是预防 疾病,治未 病。中医理 论的著名代 表作品是《 黄帝内经》 。2008 年6月7日 ,中医养生 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二 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 023年4 月26日,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发布 《中医养生 保健服务规 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意义
当代人类健康和现代医学发展面临的这些严峻挑战,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医药在当代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和深入审视。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积累。其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论的生命科学理论、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和以“治未病”为指导的综合调理养生保健理论。中医药学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当代生命科学前沿探索、应对当代面临的以非传染性慢性病等复杂疾病为主的健康挑战、实现医学模式的调整和转变等方面,将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应用
当代生命科学的探索和发展在很多方面与中医药学有密切关系,人们可以从中医药中得到非常深刻的启示。例如,以中药黄连活性成分——小檗碱为探针,揭示了人体内一条新的血脂通路;温肾阳中药显示出促进干细胞增殖的作用,这些例子表明中医药可以在化学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生命科学前沿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的很多思想、理论和实践,实际上走在了当代科学的前面,历久而弥新。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白血病和实体肿瘤、慢性肝肾疾病等重大复杂疾病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和进展,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传统中医药学对于医学的目的和模式也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先进的思想。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上工治未病”和21世纪医学目的调整的方向完全一致,集中体现了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变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是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体现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过了数千年亿万人实践的检验。显而易见,“治未病”的医学正是“关于健康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