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
十四节气的第 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 黄经90°; 于公历6月2 1~22日交 节。夏至这天 ,太阳直射地 面的位置到达 一年的最北端 ,几乎直射北 回归线,此时 ,北半球各地 的白昼时间达 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的地 区来说,夏至 也是一年中正 午太阳高度最 高的一天。夏 至是太阳北行 的转折点。夏 至过后,太阳 直射点开始从 北回归线向南 移动,北半球 白昼开始逐渐 变短。对于中 国位于北回归 线以北地区来 说,夏至过后 ,正午太阳高 度开始逐日降 低;对于中国 位于北回归线 以南地区来说 ,正午太阳高 度在夏至过后 经南返,太阳 再次直射后才 开始逐日降低 。气温高、湿 度大、不时出 现雷阵雨,是 夏至后的天气 特点。夏至在 中夏之位,即 午位,午属阳 ;夏至虽然阳 气较盛,且白 昼最长,但却 未必是一年中 最热的一天, 因此时接近地 表的热量仍在 积蓄,并没有 达到最多的时 候。夏至既是 二十四节气之 一,古时也是 民间“四时八 节”中的一个 节日,自古民 间有在夏至拜 神祭祖的习俗 。此外,夏至 后,人们普遍 会食用清补凉 汤、凉茶、酸 梅汤等来避暑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国传统节气-夏至?
中国传统节气-夏至?
夏至(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饮食养生:
1、[宜食苦]: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杏仁、苦养麦等。苦能卸热,不仅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还能防病治病。
2、[宜清淡]: 饮食清淡,勿过甜、过咸,多吃具有怯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
3、[宜食碱性食物]:碱性饮品有新鲜蔬菜、水果榨汁,可保证人体正常的弱碱性,并供给营养素。也可适当吃些生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民间食俗:
1、[吃面] :俗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时节吃凉面降火开胃,最合时宜。
2、[吃狗肉、荔枝]:岭南一带特别是广西钦州、玉林的节日习俗,荔枝湿热、狗肉上火,两者加到一块无异于火上浇油,但当地人认为二者合吃是“红红火火,旺上加旺”。
3、[吃麦粽、薄饼]:江南夏至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不仅可食用,还将麦粽当做礼物馈赠。有的地区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英、豆腐和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
传统习俗:
1、[瞧夏]:即姻亲间多互相问馈。“六月六日······新婿也于是日携妇探亲,谓之望夏”,此外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 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说是吃了苋菜不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到外婆家吃腌腊肉的习俗。
2、[互赠折扇、脂粉]:“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古人赠扇子,借以生风、生凉;用粉脂涂抹,则可以散发体内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3、[漠河看极光]: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25日期间,黑龙江漠河县会产生难得一见的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不夜城”“光城”。
4、[祭地神、祭祖]:古代帝王要在这天祭祀地神,为国之大典,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民间此日也要祭神祀祖,因为夏至正值麦收之后,祭祀上苍和先祖来庆祝丰收,祈求消灾年丰。
气候变化:
1、[气温升高]: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此后气温将持续升高,直至伏天达到最热。
2、[雷阵雨]: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容易形成雷阵雨。雷阵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降雨范围小,所以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
3、[梅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和江准一带夏至时节正值“梅雨”,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农事活动:
1、[田间管理]:“夏至棉田快除草,不除就如毒蛇咬”,夏至时农事劳作主要是田间管理,及时灌溉施肥,加强除草,防止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
2、[防洪、抗早]: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比较严重,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洪准备。夏至往后,华南东部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早,在这些地区去,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中国传统节气-夏至?
中国传统节气-夏至?
夏至(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饮食养生:
1、[宜食苦]: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杏仁、苦养麦等。苦能卸热,不仅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还能防病治病。
2、[宜清淡]: 饮食清淡,勿过甜、过咸,多吃具有怯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
3、[宜食碱性食物]:碱性饮品有新鲜蔬菜、水果榨汁,可保证人体正常的弱碱性,并供给营养素。也可适当吃些生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民间食俗:
1、[吃面] :俗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时节吃凉面降火开胃,最合时宜。
2、[吃狗肉、荔枝]:岭南一带特别是广西钦州、玉林的节日习俗,荔枝湿热、狗肉上火,两者加到一块无异于火上浇油,但当地人认为二者合吃是“红红火火,旺上加旺”。
3、[吃麦粽、薄饼]:江南夏至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不仅可食用,还将麦粽当做礼物馈赠。有的地区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英、豆腐和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
传统习俗:
1、[瞧夏]:即姻亲间多互相问馈。“六月六日······新婿也于是日携妇探亲,谓之望夏”,此外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 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说是吃了苋菜不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到外婆家吃腌腊肉的习俗。
2、[互赠折扇、脂粉]:“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古人赠扇子,借以生风、生凉;用粉脂涂抹,则可以散发体内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3、[漠河看极光]: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25日期间,黑龙江漠河县会产生难得一见的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不夜城”“光城”。
4、[祭地神、祭祖]:古代帝王要在这天祭祀地神,为国之大典,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民间此日也要祭神祀祖,因为夏至正值麦收之后,祭祀上苍和先祖来庆祝丰收,祈求消灾年丰。
气候变化:
1、[气温升高]: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此后气温将持续升高,直至伏天达到最热。
2、[雷阵雨]: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容易形成雷阵雨。雷阵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降雨范围小,所以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
3、[梅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和江准一带夏至时节正值“梅雨”,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农事活动:
1、[田间管理]:“夏至棉田快除草,不除就如毒蛇咬”,夏至时农事劳作主要是田间管理,及时灌溉施肥,加强除草,防止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
2、[防洪、抗早]: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比较严重,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洪准备。夏至往后,华南东部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早,在这些地区去,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