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支付的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单位和员工约定劳动7天不发放工资是不合法的。员工入职7天内离职也有权获得工资,单位应结清7天的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投诉或申请仲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签订合同十分必要。员工提前通知单位解除合同的期限为30日或试用期内3日。
法律分析
入职七天没签合同会发工资。
单位和员工约定劳动7天不发放工资的约定是不合法的,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员工就有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入职5天没签合同有工资吗
入职5天没签合同会有工资,如遇拖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企业没签劳动合同属违法,职工可依法主张赔偿权利。律师同时提醒广大劳动者,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益的法律形式,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其中明确规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是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签订合同十分必要。应在入职时,向其公司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执意不签,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公司就此而辞退员工,他们则可向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公司赔偿损失。
合同上说七天内离职没工资
员工入职7日内主动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单位应当结清7日的工资,就按照劳动合同上写的标准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去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或者申请仲裁。员工主动离职的,没有经济补偿,失业后也没有失业金待遇。
“新员工入职之日起7日内主动提出离职的不计发工资“是不合理的,是无效的,如果劳动者做了7天辞职,用人单位不发放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结语
合同上规定入职七天内离职不发工资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就有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或申请仲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形式,签订合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公司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赔偿损失。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