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证驾驶撞人车主承担什么责任

无证驾驶撞人车主承担什么责任

来源:客趣旅游网

本文讲述了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主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及无证驾驶事故的处理方式和相关法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无证驾驶机动车辆且发生交通事故的,车主应承担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被处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无证驾驶不一定负全责,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无证驾驶撞人的处理方式是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

法律分析

一、关于无证驾驶撞人车主应承担何种责任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无证驾驶机动车辆且发生交通事故的,车主应承担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被处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机动车驾驶证是指依法允许学习驾驶机动车的人员,经过学习,掌握了交通法规知识和驾驶技术后,经管理部门考试合格,核发许可驾驶某类机动车的法律凭证。

二、无证驾驶事故全责么

无证驾驶不一定负全责,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如果无证驾驶一方过错造成的,无证驾驶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都有过错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责任比例;

3.如果当事人都没有过错的,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三、无证驾驶撞人如何处理

无证驾驶撞人的处理是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或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拓展延伸

无证驾驶撞人事故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对受害者和驾驶员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在此情况下,处理流程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及时报警:发生无证驾驶撞人事故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或门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以便及时处理事故和展开调查。

2. 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当尽可能保持现场原状,并保护现场证据,以便后续处理。同时,驾驶员应当及时抢救伤者,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事故。

3. 积极配合调查:驾驶员应当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或门的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并接受相关处罚。

4. 承担责任:如果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无证驾驶导致的,驾驶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同时,驾驶员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出现无证驾驶的情况。

无证驾驶撞人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应当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故。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无证驾驶的监管和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结语

无证驾驶是违法行为,车主应承担相应责任。无证驾驶不一定负全责,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划分责任比例。无证驾驶撞人时,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抢救受伤人员。如无伤人情况,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同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也对无证驾驶的保险赔偿作出了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

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

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三节 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七十三条 在道路上驾驭畜力车应当年满16周岁,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醉酒驾驭;

(二)不得并行,驾驭人不得离开车辆;

(三)行经繁华路段、交叉路口、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或者窄桥、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超车。驾驭两轮畜力车应当下车牵引牲畜;

(四)不得使用未经驯服的牲畜驾车,随车幼畜须拴系;

(五)停放车辆应当拉紧车闸,拴系牲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第四章 民用运载工具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国防交通主管机构应当向民用运载工具登记管理部门和建造、购置人了解需要贯彻国防要求的民用运载工具的建造、购置、使用等情况,有关公民和组织应当予以配合。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