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他人吸毒罪的主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将被严惩,刑罚根据情节轻重而定。强迫他人吸毒犯罪行为侵害社会管理秩序和他人身体健康,对于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情况,将从重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一、强迫他人吸毒罪判几年
1、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又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强迫他人吸毒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和他人的身体健康,犯罪对象是没有吸食、注射毒品意愿的人。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又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二、强迫他人吸毒是否是犯罪
1、强迫他人吸毒犯强迫他人吸毒罪,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不同的刑罚。
2、【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强制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强制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界定主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347条的规定,强制他人吸毒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财物诱骗等手段,强迫他人吸毒或者强迫他人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贩卖毒品等行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后果,将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刑罚的幅度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具体情况视案件的严重程度而定。此外,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前科记录、悔罪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强制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界定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安全、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结语
强迫他人吸毒罪是一种严重侵害社会管理秩序和他人身体健康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情况,法律更加从重处罚。此外,对于已被判刑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人再次犯强迫他人吸毒罪的,也将从重处罚。强迫他人吸毒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强制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界定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安全,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九条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