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失,触犯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与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分析
触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拓展延伸
扰乱社会秩序罪既遂的刑罚有何法律规定?
扰乱社会秩序罪既遂的刑罚的法律规定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法律体系。在中国刑法中,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或其他方法,扰乱公共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既遂者,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而,具体的刑罚长度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官的裁量权进行判断。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刑罚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语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中国刑法,犯罪行为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而积极参与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刑罚的具体长度将根据案件情节和法官裁量权进行判断。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可能有所不同。维护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基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