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免于刑事处置是否保留公职的法律规定?

免于刑事处置是否保留公职的法律规定?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1种观点: 公职人员免予刑事处罚后,可以保留公职。免予刑事处罚,是指人民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一种处罚结果,以被告人构成犯罪为前提,以“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为条件,简而言之,免予刑事处罚就是有罪而免罚,它有两个条件: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不需要判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之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即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的,会受到撤职处分,即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不能行使原职权。公职人员免予刑事处罚,说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法律规定,人民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即当事人被撤职后,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不能行使原职权,当事人仍是公务员,保留公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职人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但有违反违法行为的,都会对公职有所影响,但会不会被开除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免于刑事处罚的,则要视情况而定,虽然犯罪情节轻微、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丢掉公职。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公务员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虽然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免于刑事处罚的,可以不开除公职,被处缓刑以上责任刑罚的(包括缓刑),一定开除公职。但是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