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應的组词

應的组词

来源:客趣旅游网

應的组词:

應點對應應分應該應門應用應許應考應允應答應承應景應用文適應症反應堆核反應堆

應的笔顺是点、横、撇、撇、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斜钩、点、点。

應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七画

1

点

2

横

3

撇

4

撇

5

竖

6

撇

7

竖

8

点

9

横

10

横

11

横

12

竖

13

横

14

点

15

斜钩

斜钩

16

点

17

点

應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應的拼音为yīng,部首为心,结构为左上包围结构,注音为ㄧㄥ,ㄧㄥˋ。

應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應的详细内容

[ yīng ]1. 當、該。《詩經•周頌•賚》:“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南史•卷三十六•江夷傳》:“人所應有盡有,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深乎?”2. 或是、想來是,表示推測的意思。南朝陳•徐陵《走筆戲書應令詩》:“秋來應瘦盡,偏自著腰身。”唐•杜甫《贈花卿詩》:“此曲祇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yìng ]1. 回答。《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伯升笑而不應。”《水滸傳.第六回》:“由洒家叫喚,沒一個應。”2. 允許、承諾。《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說是要救寶玉的命,諸事將就,自然應的。”3. 附和。如:“裡應外合”、“同聲相應”。《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4. 對付。如:“應世”、“隨機應變”。《莊子•齊物論》:“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5. 證實。如:“應驗”。《水滸傳•第三十九回》:“這四句謠言已都應了。”《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怪道昨兒晚上燈花爆了又爆,結了又結,原來應到今日。”6. 適合。如:“得心應手”。《易經•恆卦•彖曰》:“巽而動,剛柔皆應。”《老殘遊記•第七回》:“其實,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已經足用了。”7. 接受。《管子.小匡》:“應公之賜,殺之黃泉,死且不朽。”8. 姓。如明代有應元徵。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應【卷十】【心部】當也。从心?聲。於陵切说文解字注(應)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爲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从心。?聲。於陵切。六部。

三、康熙字典

應【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下面介绍下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應】字的组词有:

應點對應應分應該應門應用應許應考應允應答應承應景應用文適應症反應堆核反應堆

关于【應】字的书法图有:

  • 华山神庙碑华山神庙碑
  • 泰山金刚经泰山金刚经
  • 马王堆帛书马王堆帛书
  • 吴大澄吴大澄
  • 吴让之吴让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