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烛的相关成语是:秉烛夜游、火光烛天、洞房花烛。
发烛的拼音是:fā zhú。注音是:ㄈㄚㄓㄨˊ。结构是:发(独体结构)烛(左右结构)。
发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发烛详细内容】
发烛发烛,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
二、综合释义
古代类似火柴的引火物。明陶宗仪《辍耕录·发烛》:“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平妖传》第三一回:“那妇人去篮儿内取出一片硫磺发烛,就在火上焠着,去泥蜡烛上从头点着。”发烛[fāzhú]在小木片上涂有硫黄制成的引火物,犹如现在的火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发烛》: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
三、国语辞典
在小木片上涂有硫黄制成的引火物,犹如现在的火柴。发烛[fāzhú]⒈在小木片上涂有硫黄制成的引火物,犹如现在的火柴。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发烛》:「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⒉点火。引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看书至夜分,乃自掩火灭烛而睡,至五更初,公即自起发烛点灯著述,夜夜如此。」
四、辞典修订版
在小木片上涂有硫黄制成的引火物,犹如现在的火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发烛》:「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点火。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五》:「看书至夜分,乃自掩火灭烛而睡,至五更初,公即自起发烛点灯着述,夜夜如此。」
五、关于发烛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