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雉的汉语大词典是:《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后汉书·刘陶传》:“故武丁得傅说,以消鼎雉之灾,周宣用申甫,以济夷厉之荒。”《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昔高宗脩己以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明郑若庸《玉玦记·接望》:“追思寄食真如梦,喜充鼎雉膏成用,念不得糟糠妇同,空怀愧禄千钟。”。
鼎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鼎雉详细内容】
《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
二、网络解释
鼎雉鼎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ǐngzhì,出自《书·高宗肜日》。
三、综合释义
《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於是有雊鸣之雉在於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后汉书·刘陶传》:“故武丁得傅説,以消鼎雉之灾,周宣用申甫,以济夷厉之荒。”《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昔高宗脩己以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明郑若庸《玉玦记·接望》:“追思寄食真如梦,喜充鼎雉膏成用,念不得糟糠妇同,空怀愧禄千钟。”鼎雉[dǐngzhì]指灾异的征象。《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
四、其他释义
1.《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
五、关于鼎雉的成语
六、关于鼎雉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