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客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民成俗的词性是什么

化民成俗的词性是什么

来源:客趣旅游网

化民成俗的词性是:成语。

化民成俗的拼音是:huà mín chéng sú。注音是:ㄏㄨㄚˋㄇ一ㄣˊㄔㄥˊㄙㄨˊ。引证解释是:⒈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引《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宋曾巩《劝学诏》:“夫心无蔽,故施之於己则身治而家齐,推之於人则官脩而政举,其流及远,则化民成俗,常必繇之。”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前哲化民成俗之道,礼乐并重。”孙中山《兴中会章程》:“切实讲求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⒈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引《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宋曾巩《劝学诏》:“夫心无蔽,故施之於己则身治而家齐,推之於人则官脩而政举,其流及远,则化民成俗,常必繇之。”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前哲化民成俗之道,礼乐并重。”孙中山《兴中会章程》:“切实讲求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成语解释化民成俗。网友释义是:“化民成俗”这一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原文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化民成俗的意思即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成语词典版是:常用题辞表:用于对教育界或教育人士的题辞。形容人从事教育工作,造就人才。7、出处是: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8、其他释义是: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化民成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化民成俗详细内容】

“化民成俗”这一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原文为:“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化民成俗的意思即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二、成语词典版

常用题辞表:用于对教育界或教育人士的题辞。形容人从事教育工作,造就人才。

三、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四、其他释义

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五、关于化民成俗的成语

化民成俗  化民易俗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败俗伤化  伤化败俗  树俗立化  

六、关于化民成俗的词语

化民成俗  化民易俗  民俗文化  习以成俗,习以成风  僧不僧,俗不俗  俗声,俗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化民成俗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