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石的基础解释是: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窆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窆石详细内容】
1.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窆石[biǎnshí]⒈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二、引证解释
⒈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引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雷鼓铜漏,海梁窆石。”清叶襄《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清钱泳《履园丛话·古迹·窆石》:“会稽禹庙,后坐镜湖,前对宛委山,地甚宏敞,而无唐宋旧碑,惟窆石为最古。”清黄景仁《太白墓》诗:“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瀟湘湄。”
三、网络解释
窆石高2.06米,底围2.30米,上小下大,形状象破土而出的春笋,又象一个长形秤砣,顶端有一圆孔。上面刻有文字,最早还是汉代留下的,但字迹早已漫漶不清。窆石相传是大禹下葬时,作为大禹下葬时的工具,从其生地北川(古石泉)县飞来的,是大禹出生之地今四川省北川县之禹穴、石纽拓片勒石而成,其上有自东汉以来的许多文人学者留下的题刻。
四、汉语大词典
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雷鼓铜漏,海梁窆石。”清叶襄《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清钱泳《履园丛话·古迹·窆石》:“会稽禹庙,后坐镜湖,前对宛委山,地甚宏敞,而无唐宋旧碑,惟窆石为最古。”清黄景仁《太白墓》诗:“与君同时杜拾遗,窆石却在潇湘湄。”
五、关于窆石的成语
六、关于窆石的诗词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