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乂(拼音:yì,ài),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乂的古字形像一种刀类工具,是“刈”的初文。本义是指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后来被假借为治理、安定等义。
2、《尔雅·释诂下》:“乂,治也。”割草是为了把草整理得更加整齐,故“乂”引申为治理、安定。国泰民安后,百姓也可修养生息,所以“乂”还有修养之意。《书·益稷》:“丞民乃粒,万邦作乂。
Copyright © 2019- kqy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